全球二氧化碳水平逼近令人擔憂的里程碑

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將在下個月超過百萬分之 400。各國可能難以在這個水平上控制全球變暖。

在夏威夷莫納羅亞火山的月球表面般的山頂附近,一臺紅外分析儀即將創造歷史。預計在下個月的某個時候,它將記錄到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每日濃度超過百萬分之 400 (ppm),這個數值在該關鍵監測點上數百萬年來從未達到過。

不會有氣球或喧鬧的慶祝活動來慶祝這一事件。監測溫室氣體的研究人員會將其視為一個令人不安的標誌,表明人類有能力改變大氣的化學成分,並以此改變地球的氣候。英國諾維奇東英吉利大學的氣候研究員科琳·勒奎爾表示,當達到百萬分之 400 時,各國將很難控制全球變暖,她說,其影響“正非常危險地接近全球各國政府承諾不應超過的 2 攝氏度目標”。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也許是幾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才能在全年平均值上超過百萬分之 400。但在莫納羅亞達到該值意義重大,因為研究人員自 1958 年以來一直在那裡監測該氣體,比任何其他地點都長。“現在是時候評估我們身在何處,以及我們將走向何方了,”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地球化學家拉爾夫·基林說,他負責監督該中心在莫納羅亞的二氧化碳監測工作。這個氣體記錄,被稱為基林曲線,是由他的父親查爾斯·基林開始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圖片來源: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當開始監測時,二氧化碳水平為百萬分之 316,僅比工業革命前的百萬分之 280 高一點。但自從夏威夷開始測量以來,數值一直遵循向上傾斜的趨勢,沒有停止的跡象(參見“上升趨勢”)。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在增加,據馬薩諸塞州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大氣科學家羅納德·普林表示,4 月份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當量濃度約為百萬分之 478。

勒奎爾和全球碳專案的其他成員彙編的資料表明,2011 年人類向大氣排放了約 104 億噸碳。其中約一半每年被海洋和陸地植被等碳“匯”吸收;其餘的則留在空氣中,提高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未來碳匯將如何變化?”北卡羅來納州布恩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的環境科學家格雷格·馬蘭德說,他幫助彙編排放資料。

自從基林開始測量以來,碳匯已經大幅增長,當時碳排放總量約為每年 25 億噸。但氣候模型表明,陸地和海洋不會長期保持這種速度。

“在某個時候,地球將無法再繼續幫助我們,尤其是陸地生物圈,”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生物地球化學家吉姆·懷特說。隨著碳匯減緩,更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滯留在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將會更快地上升。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碳匯已經開始堵塞,從而降低了它們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能力 (J. G. Canadell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4, 18866–18870; 2007)。其他人則不同意。

蒙大拿州米蘇拉蒙大拿大學的生物地球化學家阿什利·巴蘭坦與懷特等人合作,研究了排放記錄以及全球各地的二氧化碳測量值。他們沒有發現碳匯減緩的跡象 (A. P. Ballantyne et al. Nature 488, 70–72; 2012)。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氣候建模師尹麗娜表示,很難確定。“我們沒有足夠的觀測網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運營的全球最大網路,由於預算削減,不得不在 2012 年削減 12 個站點。

一些最關鍵的區域,如熱帶地區,也是監測最少的區域,儘管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彌補差距。德國和巴西的科學家正在建造一座 300 米高的塔,以監測亞馬遜(參見 Nature 467, 386–387; 2010)。歐洲的綜合碳觀測系統正在整個大陸和一些海洋地點建立站點,以測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

衛星也可以監測碳源和碳匯。兩顆軌道飛行器已經提供了一些資料,美國宇航局計劃明年發射備受期待的軌道碳觀測站-2(參見第 5 頁)。該衛星的早期版本在 2009 年發射時失敗了。

然而,即使新的資源上線,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維持莫納羅亞站的執行。“我能夠為該專案獲得的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基林說,他的團隊在全球 13 個地點監測二氧化碳濃度。

“我們選擇像鴕鳥一樣掩耳盜鈴有點愚蠢,”懷特談到資金困難時說。“我們不想知道大氣中有多少二氧化碳,但我們應該進行更多的監測。”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 2013 年 4 月 30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