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創下歷史新高,並有望在2012年打破這一紀錄。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增長了3%,全球碳計劃的科學家估計,今年將再增長2.6%,達到約356億公噸。他們預計,今年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將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高出58%。
今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長,增長了9.9%,印度增長了7.5%。美國的排放量下降了1.8%,歐盟的排放量下降了2.8%。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有望達到或超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其2007年報告中概述的最極端排放情景,以及該小組在明年釋出的報告中將使用的情景,全球碳計劃的科學家說。
“我們發現,目前的排放趨勢繼續追蹤導致最高溫度升高的情景,”他們在昨天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份分析報告中寫道。“進一步推遲全球減排,將越來越難以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琳娜·勒·奎爾(Corinne Le Quéré)提出了她自己的直言不諱的評估。“我擔心,按照我們目前的排放軌跡,危險的氣候變化的風險太高了,”她在宣告中說。“我們需要一個根本性的計劃。”
許多政府認為,將人為變暖造成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以上2攝氏度以內,可以使世界有最大的機會避免危險的氣候變化。
但是,新的分析以及聯合國上週釋出的一份報告得出結論,隨著世界化石燃料產量的增長,實現該目標的難度也在增加。
需要“顯著”減排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2012年排放差距》報告警告說,即使各國履行最嚴格的承諾,世界也將無法及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防止失控的全球變暖 (氣候連線, 11月21日)。
全球碳計劃的分析報告將世界實際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使用的四代排放情景進行了比較,得出結論認為,“到2020年需要顯著減少排放,以保持2攝氏度作為可行的目標”,這與最近的聯合國評估相呼應。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削減是不可能的,國際科學家團隊說。
一些國家在10年內能夠穩步減少排放,這通常是透過政府政策和市場對化石燃料和其他自然資源供應的反應相結合實現的。
新的研究指出,比利時、法國和瑞典為了應對1973年的石油危機,制定了新的能源政策,提高了效率,並在其能源結構中引入了更多的核電。結果,這些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十年或更長時間內每年下降4%至5%。
該研究稱,在美國,近年來天然氣的使用增加,使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5年以來估計每年減少了1.4%。
除了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上的分析報告外,在全球碳計劃框架下工作的科學家昨天還在《地球系統科學資料討論》雜誌上發表了對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更詳細的技術分析。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