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量在經歷了三年平穩期後再次上升

目前尚不清楚排放量的再次上升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經歷了三年幾乎沒有增長之後再次上升,這打破了人們對其已經達到峰值的希望。

根據全球碳專案(一個追蹤人類活動碳排放量的科學家小組)的最新報告,2017年化石燃料的燃燒量將增長2%,而在2014年、2015年或2016年幾乎沒有增長。總而言之,今年人為造成的排放量預計將達到410億噸二氧化碳。

這些研究結果剛剛發表在三份不同的科學期刊上——《地球系統科學資料》《環境研究快報》《自然氣候變化》,並將於今天在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上進行展示。這項工作包含了來自各種來源的資料,包括聯合國維護的國家排放清單、全球能源使用估計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直接測量,並有來自世界各地機構的數十位作者參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很難說今年是軌跡中一個小小的故障,否則軌跡或多或少是平穩的,還是說這正在恢復排放量的上升趨勢,”英國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新報告的主要作者科琳·勒凱雷說。

連續三年排放量平穩引發了一個問題,即世界碳排放量是否終於達到峰值,並最終開始再次下降。新報告現在表明,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根據勒凱雷的說法,排放量上升並不一定令人驚訝,但突然增長的強度是出乎意料的。雖然2017年尚未結束,且對預測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勒凱雷指出,過去幾年的預測在半個百分點左右的範圍內是準確的。

“如果實現2%的增長,實際上是非常高的,”她告訴《E&E新聞》。“因此,真正的驚喜在於,在三年排放量穩定後,這種增長是如此強勁。”

報告表明,增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咎於中國,由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的增加,預計其2017年的排放量將增長約3.5%。預計印度的排放量也將增加約2%。

儘管預計今年美國煤炭消費量將增加,但預計國內排放量將下降約半個百分點。歐盟也可能出現小幅下降,儘管預計世界其他地區的排放量也將增加約2%。

就在上個月,世界氣象組織報告說,儘管過去幾年排放量趨於平穩,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氣候通訊社,10月31日)。那是因為平穩的排放量與零排放量不同——2014年至2016年期間,二氧化碳仍然被排放到空氣中;數量只是從一年到一年保持不變。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指出,2016年二氧化碳水平超過百萬分之403,高於前一年的百萬分之400——科學家表示,這一閾值在80萬年內從未被跨越。全球碳專案報告表明,今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再次上升約百萬分之2.5。

一次性事件?

目前尚不清楚排放量的再次上升是否會保持趨勢。

該報告的另一位作者、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的格倫·彼得斯在一份宣告中表示:“2017年排放量的增長是不受歡迎的訊息,但現在判斷這是否是全球排放量達到峰值道路上的一次性事件,還是全球排放量增長壓力的新時期的開始,還為時過早。”

他補充說,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也許長達10年左右——才能確認趨勢是否真的在發生,或者這只是短期波動。三年的零增長並不一定足以說明全球排放量已經肯定達到峰值,而一年的重新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排放量會在今年之後繼續上升。

也就是說,這一訊息傳來之際,全球減排努力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世界各國正在德國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就在上週,敘利亞加入了《巴黎氣候協議》,使得美國——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成為唯一一個對該計劃的承諾仍然存在疑問的國家,此前特朗普總統在今年早些時候宣佈他打算退出該協議。

專家們仍在質疑特朗普承諾退出《巴黎協定》以及他系統性地瓦解奧巴馬時代的其它氣候和環境政策,會在未來幾年對國內碳排放產生多大影響。雖然新報告表明美國今年的排放量略有下降,但勒凱雷認為這些政策轉變從長遠來看實際上可能“非常有害”。

她說:“如果美國確實再次轉向煤炭——美國是第二大排放國——它將對全球產生影響。”“然後,這取決於其他國家是否效仿,或者其他國家是否相反地走上不同的道路,更多地向可再生能源發展。”

事實上,她說,全球排放量的未來軌跡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以及東南亞、中東和世界其他地區發展中國家的情況,這些地區的排放量仍在快速增長。

勒凱雷說:“因此,目前的政治格局非常非常關鍵,現在真的沒有時間自滿。”“人們希望實現轉變並希望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現在是真正制定政策並採取行動來改變這些軌跡的時候了。”

經E&E新聞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E&E在www.eenews.net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