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GU |
火星平原上的線條顯示,它們是由冰川冰而不是洪水雕刻而成的。貝爾貝爾·K·盧基塔以南極洲為模型,得出結論,這些槽和鼓丘可能是由冰流形成的。南極海底(在羅斯海,就在羅斯和龍尼冰架附近)的幾個區域,最近用聲納成像,與卡塞峽谷和阿瑞斯峽谷的流出通道“驚人地相似”,盧基塔在2月1日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與南極洲一樣,冰流留下的通道似乎“接地”在曾經充滿火星北部平原的假想海洋的海岸線以下(見上圖)。這些通道也向下游傾斜,這是冰流的典型特徵,冰流可以向上推斜坡。這種溝槽痕跡不太可能是由流動的水造成的,因為即使在大規模洪水期間,水也不能在長距離內向上流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盧基塔是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質學家,她推測冰是在地下融化的,這可能是由於行星大氣壓的變化,或者是由於卡西峽谷附近的塔爾西斯火山的加熱所致。融化的水會像間歇泉一樣噴出並再次凍結,不斷堆積,直到它可以形成冰流。她還認為,另一個可能的來源是可能位於塔爾西斯隆起上的冰蓋。
盧基塔的最終結論是,大規模的災難性洪水可能不是雕刻火星表面的必要條件:較小的洪水可能導致冰流不可阻擋地流過碎片和塵埃,就像南極海底的冰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