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最常見的閃電是從雲層向地面射擊。更難以捉摸的形式,被稱為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在雲層上方閃爍。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另一種閃電——巨型噴流——它將雲層的頂部與上方的帶電大氣層(稱為電離層)連線起來。
之前的研究表明,一些藍色噴流可能將雲層連線到電離層,但它們達到的高度僅為 40 公里。去年夏天在中國南海的一次雷暴期間,臺灣國立成功大學的蘇漢宗及其同事記錄了五次獨立的巨型噴流,它們達到了 90 公里的高度。根據其上半部分的形狀,閃電條紋被分為樹狀噴流或胡蘿蔔狀噴流。科學家報告說,這些噴流從雷暴雲的核心中出現,持續了大約半秒。作者寫道,所有五個噴流“在雷暴雲和電離層之間建立了直接聯絡”,測量表明,有明顯的電流從雲層向上移動電荷。研究人員還在五次事件中的四次中檢測到數千公里外探測到的極低頻無線電波。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 Victor P. Pasko 在一篇隨附的評論中寫道,對所謂的瞬態發光事件 (TLE)(現在包括巨型噴流、藍色噴流、紅色精靈和淘氣精靈)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他指出,正在計劃使用地球軌道感測器進行全球調查,因為“瞭解這些事件發生的頻率將有助於我們理解它們對全球電路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