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冰川雪崩之一令研究人員感到困惑。但他們懷疑,氣候變化引起的冰川波動可能是罪魁禍首。
大約1億立方米的冰和岩石於7月17日衝下西藏自治區日土縣一條狹窄的山谷,造成9名牧民和數百隻綿羊和犛牛死亡。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ITPR)的冰川學家宗濟彪說,碎屑覆蓋了近10平方公里,厚度達30米。他上週完成了對該地點的實地調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挪威奧斯陸大學的冰川學家安德烈亞斯·卡伯說,唯一已知的規模相當的事件是2002年俄羅斯高加索山脈科爾卡冰川發生的冰崩。那次災難性事件造成140人死亡。
初步分析表明,日土雪崩之所以不尋常,是因為它始於海拔5200-6200米的平坦地點,而不是在陡峭的地形中。冰塊沿著狹窄的溝壑墜落了近一公里,衝入6公里外的阿魯錯湖。
“崩塌地點令人費解……日土雪崩始於相當平坦的地方。這不合邏輯,”同樣在ITPR工作的冰川學家田立德說,他在日土經營一個研究站。
宗補充說:“它的力量如此之大,以至於溝壑被這個過程拓寬了。”
冰川躍動
這種力量很可能是由雨水或冰川融水潤滑冰面造成的,研究人員認為,近年來降水量的增加可能是部分原因。
西藏的氣溫自1960年以來每十年飆升0.4°C,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田說,變暖會產生融水,從內部侵蝕冰川,使其容易崩塌。
卡伯認為,科爾卡和日土雪崩都可能是由罕見的冰川躍動引發的,冰川躍動是指冰川週期性地以比正常速度快10-100倍的速度前進。這種現象影響著全球約1%的冰川。
西藏西部有許多躍動型冰川,一些研究人員懷疑,高海拔地區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躍動的頻率。
無論是什麼引發了日土雪崩,“氣候變化正在透過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機制造成更多的冰川災害”,田說。“迫切需要加強監測和研究工作,特別是在高山人口稠密地區。”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8月23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