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星系在後發座星系團中顯現

稀疏分佈的星系被相機捕捉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星系”一詞源於希臘語中的“乳白色”,但有些這樣的天體系統看起來更像是極度脫脂牛奶。 一組新的小型望遠鏡意外地發現了 47 個“超彌散”星系,它們的恆星彼此之間分佈得非常稀疏,以至於看起來像幽靈般的蒼白色。 其中一些星系和我們自己的星系一樣大,但每個星系都暗淡得多,恆星數量約為銀河系的千分之一。 沒有人知道這些奇怪的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學家部署了蜻蜓陣列(Dragonfly),一個由八個佳能長焦鏡頭組成的新墨西哥陣列後,這些幽靈星系才在他們眼前顯現。“我們就是忍不住想看看后髮座,”多倫多大學的天文學家羅伯託·亞伯拉罕說,他指的是后髮座星系團,這是一個位於後發座的富星系團。 這個星系團擁有數千個星系,距離地球 3.4 億光年,並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在 20 世紀 30 年代,天文學家首次在那裡探測到暗物質。

蜻蜓陣列的后髮座影像沒有讓人失望。 在影像上,亞伯拉罕和他的同事們看到了微弱的汙跡,表明存在大型彌散星系。 幸運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一次無關的觀測中捕捉到了其中一個星系,提供了更多細節。 觀測結果顯示,這些星系看起來與我們自己的星系截然不同。 相反,它們光滑、呈圓形,沒有任何氣體可以形成新的恆星,而且儘管這些天體類似於被稱為矮橢球星系的彌散星系,但它們絕非渺小。 這項發現發表在 1 月份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此怪異且難以探測的星系是如何產生的? 團隊成員、耶魯大學天文學家皮特·範多克姆懷疑,這些星系可能是失敗的銀河系——原本要變得輝煌的大星系,但在形成許多恆星之前就失去了氣體,這可能是因為超新星爆炸將氣體從星系中彈射出去,進入了母后發座星系團。 它們也必須蘊藏著大量的暗物質才能結合在一起; 否則,星系團中其他星系的引力會將它們撕裂。

它們究竟擁有多少暗物質尚不清楚,因為還沒有人實現測量它們質量的壯舉。 然而,“它們是絕佳的暗物質實驗室,”亞利桑那大學的天文學家克里斯·伊姆佩說。 如果暗物質輻射,這些星系可能是觀察它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