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漁具”困擾海洋,威脅日益嚴重

數噸被傾倒的漁網和其他漁具正在扼殺動物和棲息地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潛水員羅素·里爾頓正在太平洋中途島環礁的一個珊瑚礁上移除廢棄漁具。

在萬那杜共和國島嶼不遠處,一張廢棄的拖網在蔚藍的熱帶太平洋中起伏。沒有人知道它屬於誰,也不知道它是如何丟失的,但它已經纏繞在一個脆弱的珊瑚花園周圍,破壞了珊瑚礁。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這只是每年至少有 64 萬公噸漁具在海上丟失的案例之一。被稱為“幽靈漁具”的它們會纏繞船隻的螺旋槳,纏住過往的鯨魚,並覆蓋敏感的棲息地。最近一項研究估計,它佔大太平洋垃圾帶中大型碎片近一半。由於大部分是由塑膠製成的,它不會生物降解,而是分解成微小的顆粒,這些顆粒會進入食物鏈,並可能對動物和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大部分關於海洋塑膠垃圾的研究和清理工作都集中在來自陸地來源的瓶子和袋子上。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幽靈漁具也是一個主要問題,這促使人們開始研究如何最好地清理、回收它,以及(最重要的是)首先將其排除在水域之外。“我曾經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話題,並懷疑我們將如何取得任何進展,但現在,[當] 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希望合作,”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全球幽靈漁具倡議 (GGGI) 的全球活動經理 Christina Dixon 說,該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性動物福利組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幽靈漁具非常普遍,它影響著許多在海上工作的人,從商船運輸商到海底測繪人員。國際地球物理承包商協會(一個為經營海底勘測的公司設立的行業組織)的發言人 Gail Adams 說,地震勘測隊(為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繪製海底地表下影像的人員)經常發現自己充當臨時清理人員。該組織已建立一個數據庫,以追蹤其成員在業務過程中從水中撈出的漁網。

但事後清理遠非理想的解決方案。以纏繞在萬那杜附近的拖網為例,GGGI 和萬那杜漁業部計劃在 2019 年 3 月之前將其清除:GGGI 海洋變革運動的全球負責人 Ingrid Giskes 說,這些漁網可能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寬,這使得從珊瑚礁上移除它們成為一項巨大的工程。“我們可能必須將漁網切割成段,用升力袋將它們吊起來,然後用絞車將它們吊到足夠大的船隻上,”她說,並補充說這個過程需要經過專門訓練的潛水員在脆弱的珊瑚礁周圍工作。

專家表示,最好從一開始就防止漁網變成幽靈漁具,方法是讓漁民對他們丟失的裝置承擔法律責任,並使漁網的處置和回收更容易且在經濟上更有價值。

與幽靈漁具問題作鬥爭需要知道它來自哪裡,但關於漁具如何丟失的資料卻很粗略。根據 10 月份發表在《海洋政策》上的一項對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漁民的調查,大約五分之四的漁具丟失可歸咎於惡劣天氣,五分之一的漁具與其他船員設定的漁具纏在一起。根據傳聞報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的 Joanna Toole 表示,非法漁民也被認為是該問題的主要貢獻者。未經批准的捕魚船員很可能為了避免被當局發現而傾倒漁具,並透過簡單地將其扔進海里來處理破舊的物品。Dixon 說,另一個問題是許多港口都無法使用回收或垃圾處理設施。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幫助更好地掌握幽靈漁具的來源,今年夏天,糧農組織首次釋出了關於國家政府標記漁具材料的指南——以一種“讓您能夠將漁具一路追溯到製造商”的方式,Toole 說。但採納這些指南是自願的,而且它們沒有具體說明裝置應該如何標記。在已經存在指南的地方,它們可能差異很大:例如,歐盟要求將帶有港口字母或船隻編號的標籤貼在浮標或漁具上;美國的規則因地區而異,有些比其他地區更嚴格。

英國反海洋垃圾組織 Olive Ridley Project 的執行長兼英國德比大學的研究員 Martin Stelfox 說,漁具標記在印度洋馬爾地夫群島等地區可能很有幫助——那裡的漁網經常從其他司法管轄區漂入——因為它有助於將監管和清理資源集中在實際的汙染源上。但他表示,僅靠標記並不能阻止非法捕魚船員製造幽靈漁具,“如果他們是非法漁民,他們只會移除追蹤器,所以你又回到了原點。”

Toole 認為,漁具標記理論上可以幫助打擊非法捕魚及其海洋垃圾。她說,如果在有漁具標記規則的地區發現未標記的漁具,就會“敲響警鐘”,表明正在發生非法事件。但要讓這些警鐘發揮作用,必須有人在聽。夏威夷太平洋大學研究漁業生態影響並參與糧農組織指南起草工作的 Eric Gilman 說,漁業管理不善的國家將不得不全面改進其法規和執法。

標記並不是唯一正在進行的對抗幽靈漁具的努力。在萬那杜,GGGI 正在幫助安裝 GPS 裝置,以密切關注被稱為“集魚裝置”的大型漂浮漁網。這些漁網被錨定以捕撈金槍魚等遠洋魚類,但可能會從繫泊處滑落,最終漂浮成打結的汽車大小的團塊。

GGGI 還在努力幫助印度尼西亞等主要捕魚國家在港口邊建立垃圾收集和回收設施。上個月,該組織宣佈了一個目標,即到 2030 年,每年從海洋中清除的幽靈漁具至少與進入海洋的幽靈漁具一樣多。在智利,一項名為 Net Positiva 的獨立運動與小型漁民和大型商業漁業合作,收集漁網並將其回收成塑膠顆粒,這些塑膠顆粒可用於製造滑板、辦公傢俱和戶外裝備。聯合創始人 Ben Kneppers 說,到目前為止,Net Positiva 每年回收約 200 噸漁網。他希望在幾年內將這一數字提高到每年 1,000 噸。

同樣,一個名為 Net Works 的專案——由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在菲律賓開展——收集舊漁網並將它們出售給一家美國公司,以製成地毯磚。該專案為缺乏廢物管理系統的貧困漁業社群提供了經濟激勵,使其將用過的漁網留在海洋之外。

Dixon 說,對於那些永遠不必學習刺網和圍網之間區別的內陸居民來說,消費者壓力可以促使雜貨店和海鮮零售商清理其供應商的行為。她和其他專家指出,整個海鮮供應鏈都需要改進。“對此沒有靈丹妙藥,”Kneppers 說。“這必須是一場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