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的好處:令人驚訝的學習技巧

新的研究支援進行高難度測試,並提出一種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不尋常的學習技巧

多年來,許多教育工作者一直提倡“無錯學習”,建議教師(和學生)創造不允許犯錯的學習條件。例如,一位課堂老師可能會反覆練習學生同一個乘法問題,第一次和第二次呈現問題之間幾乎沒有延遲,以確保學生每次都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這種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學生犯錯,他們就會學到錯誤,並在學習正確的資訊時受到阻礙(或減慢)。但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內特·科內爾、馬修·海斯和羅伯特·比約克最近發表在《實驗心理學雜誌:學習、記憶和認知》上的研究表明,這種擔憂是多餘的。事實上,他們發現,如果安排學生犯錯,學習效果會更好。

如果人們在對材料進行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測試,而且很可能會失敗的情況下,他們會更好地、更長久地記住事物。在一系列的實驗中,他們表明,如果學生在收到答案之前先嚐試檢索資訊,他們記住資訊的效果要好於簡單學習資訊的對照組。嘗試檢索答案並失敗實際上對學習有幫助。這個想法對教育有明顯的應用,但對任何試圖學習任何型別新材料的人都可能有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他們的一個實驗中,學生被要求學習“弱關聯”詞對,即鬆散相關的詞,如星-夜晚工廠-植物。(如果給學生第一個詞並要求他們生成一個關聯詞,生成目標詞的機率僅為 5%。)在預測試條件下,給學生詞對的第一個詞(- ???),並告訴他們嘗試生成他們稍後需要記住的第二個詞。他們有 8 秒的時間這樣做。當然,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幾乎總是無法生成正確的答案。在星-???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生成明亮。此時,他們會得到目標詞對(星-夜晚),時長 5 秒。在對照條件下,給學生 13 秒的時間學習詞對,因此在兩種條件下,詞對的學習總時間均為 13 秒。

該團隊發現,當學生先嚐試檢索答案,然後再向他們展示答案時,他們記住詞對的效果要好得多。在某種程度上,這種預測試效應是違反直覺的:如果學生在後一種情況下花費了之前的 8 秒嘗試檢索或猜測答案,那麼學習詞對 13 秒的效果不如學習詞對 5 秒的效果。但是,效果平均提高了約 10% 的回憶率,並且在學習後立即以及平均延遲 38 小時後都會出現。

一些讀者可能會對使用詞對錶示懷疑,即使這是心理學家最喜歡的策略。在另一篇發表在《實驗心理學雜誌:應用》上的文章中,林賽·裡奇蘭、內特·科內爾和李奇·高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但他們使用了更多與教育相關的文字材料(一篇關於視覺的文章)。學生被要求閱讀這篇文章併為測試做好準備。然而,在預測試條件下,他們被問及閱讀文章之前有關文章的問題,例如“大腦損傷導致的全色盲症叫什麼?”在閱讀文章之前提出這些問題顯然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概念上。為了控制這種“注意力方向”問題,在對照條件下,學生要麼有更多的時間學習,要麼研究人員透過以下幾種方式之一將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段落上:透過將關鍵部分設定為斜體、將要測試的關鍵術語設定為粗體,或者透過多種策略的組合。然而,在所有實驗中,他們都發現讓學生先猜測答案是有優勢的。效果與之前的一組實驗大致相同,約為 10%。

這項工作的影響超出了課堂範圍。透過挑戰自己檢索或生成答案,我們可以提高我們的回憶。下次您求助於 Google 尋求答案時,請記住這一點,並給自己更多時間自己想出答案。

學生可以考慮拿出課本章節後面的問題,並在閱讀章節之前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問題,請將小節標題轉換為問題。如果標題是巴甫洛夫條件反射,請問自己什麼是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然後閱讀該章節並在閱讀時回答問題。當該章節完成後,回到問題並再次嘗試回答它們。對於任何您錯過的,請重新學習該章節的相應部分。然後等待幾天,然後再次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在需要時重新學習)。在考試之前,對您閱讀的所有章節都保持這種練習,您將以持久的方式學習這些材料,並且能夠在您離開該課程很久之後仍然能夠檢索它。

當然,這些都是通用的策略,適用於任何型別的材料,而不僅僅是教科書。請記住,即使您在自學過程中回答錯誤,該過程仍然有用,實際上比僅僅學習更有用。回答錯誤是學習的好方法。

 

您是科學家嗎?您最近是否讀過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審論文?那麼請聯絡“心智問題”的共同編輯加雷斯·庫克,他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在波士頓環球報工作,他在那裡編輯週日觀點版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