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理論對愛情和人際關係的啟示

找到健康關係中合適伴侶的驚人秘訣

轉載自 Amir Levine 醫學博士和 Rachel S. F. Heller 文學碩士的著作《Attached: The New Science of Adult Attachment and How It Can Help You Find—and Keep—Love》,經 J. P. Tar­cher(企鵝出版集團美國分公司成員)許可。版權 © 2010 年歸 Amir Levine 和 Rachel S. F. Heller 所有。

幾年前,我們的密友塔瑪拉開始與一個新人約會

我第一次在一個朋友家的雞尾酒會上注意到格雷格。他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英俊。幾天後,我們和一些其他人一起出去吃晚飯,我無法抗拒他看著我時眼中閃爍的興奮光芒。但最吸引我的是他的話語和他所傳達的對在一起的隱含承諾。他說諸如“你隨時可以給我打電話”之類的話。如果我當時仔細聽了,我本可以輕易聽到與這個承諾不符的另一個資訊。他曾多次提到他從未有過穩定的關係——因為某種原因,他總是厭倦他的女朋友,並感到需要繼續前進。我認為格雷格當時只是還沒有準備好建立關係,而且他還沒有遇到適合他的人。我相信,如果他真的愛上我,他會想留下來。但隨後發生了最奇怪的事情——我們確實相愛了,但我們越親近,他就越把我推開。我變得如此專注於這段關係,以至於我停止了與朋友見面,並且很難在工作中正常工作。大部分時間我的思緒都集中在他身上。我討厭這樣,但我也無能為力。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起初,我們很高興看到塔瑪拉遇到一個讓她興奮的新人,但隨著關係的展開,我們越來越擔心她對格雷格日益增長的專注。她的活力讓位於焦慮和不安全感。大多數時候,她要麼在等待格雷格的電話,要麼太擔心這段關係而無法像過去那樣享受與我們共處的時光。她的工作也受到了影響。儘管她承認沒有他可能會更快樂,但她無法鼓起離開的勇氣。

作為經驗豐富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士,我們很難接受像塔瑪拉這樣一位成熟、聰明的女性會如此偏離她平時的自我。為什麼一個我們一直認為在其他生活挑戰中如此適應的人會在這件事上變得如此無力?為什麼格雷格要與她保持距離,即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他確實愛她?我們從一個意想不到的來源獲得了對這種情況出人意料的簡單但影響深遠的洞察力——我們自那時以來學會了如何將其用作指導所有成年人人際關係的指南。

早期影響
大約在塔瑪拉與格雷格約會的同時,我們中的一位(萊文)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治療性幼兒園兼職工作。在那裡,他使用依戀引導療法來幫助母親與孩子建立更安全的關係。

依戀型別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發現的——她與英國研究員約翰·鮑爾比(依戀理論的創始人)密切合作。鮑爾比提出,在整個進化過程中,基因選擇偏愛那些變得依戀的人,因為它提供了生存優勢。在古代,與深深關心他們的人在一起的人,通常比其他人更有可能生存下來,並將形成親密關係的偏好傳遞給後代。

安斯沃思發現了嬰兒和幼兒與看護者形成依戀的三種不同方式:安全型、焦慮型和迴避型(後來又發現了一種不太常見的型別)。安全型依戀風格的嬰兒能夠將母親作為安全的基地,從中探索環境、學習和茁壯成長,並在他們感到不安或疲倦時獲得安慰和保證。那些具有不安全型依戀風格(焦慮型或迴避型)的人,要麼過於專注於母親的行蹤而難以安撫(焦慮型),要麼對母親表現得過於冷漠,以至於無法在需要時將她作為獲得安慰的安全基地(迴避型)。

依戀引導治療對母子關係產生的強大影響,鼓勵萊文加深他對依戀理論的瞭解。這項工作最終使他接觸到引人入勝的閱讀材料:辛迪·哈贊和菲利普·謝弗(當時都在丹佛大學)於 1987 年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成年人對浪漫伴侶的依戀模式與兒童對其父母的依戀模式相似。隨著他對成人依戀的瞭解越來越多,萊文開始注意到他周圍成年人的依戀行為。他意識到,這種洞察力可能對日常生活產生驚人的影響,並可能幫助許多人改善他們的浪漫關係。

一旦萊文意識到依戀理論對成人關係的深遠影響,他就打電話給我們中的另一位(海勒),一位老朋友。他描述了依戀理論如何有效地解釋了成人關係中的各種行為,並詢問她是否願意與他合作,將他一直在閱讀的學術研究和科學資料轉化為實用指南和建議,供人們實際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理論與實踐
依戀理論指定了個人感知和回應浪漫關係中親密關係的三種主要風格或方式,這與兒童中發現的風格或方式相似。基本上,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感到舒適,通常熱情而充滿愛意。焦慮型的人渴望親密關係,經常專注於他們的人際關係,並且傾向於擔心他們的伴侶愛他們的能力。迴避型的人將親密關係等同於失去獨立性,並不斷試圖儘量減少親密感。

每個人,無論是剛開始與某人約會還是已婚 40 年,都屬於這些類別之一——或者,更罕見的是,屬於焦慮型和迴避型的組合。據估計,略多於 50% 的人是安全型,約 20% 是焦慮型,25% 是迴避型,其餘 3% 到 5% 屬於混合型焦慮/迴避型。自哈贊和謝弗關於浪漫成人依戀的開創性論文發表以來的過去二十年中,在廣泛的國家和文化中進行的數百項科學研究仔細描繪了成年人在親密浪漫關係中的行為方式。理解這些型別是理解和預測人們在任何浪漫情境中行為的一種簡單而可靠的方法。

現在,我們以全新的視角看待塔瑪拉的故事。格雷格具有迴避型依戀風格——與細節完全吻合。它預測了他的疏遠、他對塔瑪拉吹毛求疵、他挑起爭吵以阻礙他們關係中的任何進展,以及他在說“我愛你”方面的巨大困難。研究結果解釋說,儘管他想親近她,但他感到不得不把她推開。

塔瑪拉也不是獨一無二的。她的行為、思想和反應對於具有焦慮型依戀風格的人來說是典型的。該理論預見了她在面對他的疏遠時會變得越來越粘人:它預測了她無法在工作中集中注意力、她對這段關係的持續思考以及她對格雷格所做的一切都過度敏感。它還預測,即使她決定與他分手,她也永遠無法鼓起勇氣這樣做。

塔瑪拉和格雷格說著不同的語言,並且加劇了彼此的自然傾向——她尋求身體和情感上的親近,而他則更喜歡獨立並躲避親密關係。該理論描述這對情侶的準確性令人驚歎。心理學方法可能有些模糊,留有很大的解釋空間,但該理論設法提供了精確的、基於證據的見解。我們想,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人們控制自己的依戀,那豈不是太棒了?

依賴悖論
憑藉我們對日常生活中依戀型別影響的新見解,我們開始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待人們的行為。但是,儘管研究使我們更容易更好地理解浪漫關係,但我們如何才能在其中發揮作用呢?我們著手儘可能多地瞭解依戀型別以及它們在普通情況下的交集方式。我們採訪了各行各業的人。我們對行動中的情侶進行了觀察。我們開發了一種技術,使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確定其他人的依戀型別。我們教會人們如何利用他們的依戀本能,不僅可以避免無望的關係,還可以發現值得培養的隱藏珍珠。

依戀原則告訴我們,大多數男人和女人的需求程度僅僅取決於他們未滿足的需求。當他們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通常會將注意力轉向外部。這種結果有時在文獻中被稱為“依賴悖論”:人們彼此依賴的程度越高,他們變得越獨立和富有創造力。不幸的是,成人依戀的重要性沒有得到重視。在成年人中,流行的觀念仍然是關係中過度的依賴是一件壞事。

大量研究表明,一旦我們依戀上某人,我們兩個人就形成一個生理單元。我們的伴侶調節我們的血壓、心率、呼吸頻率和血液中的激素水平。依賴是一種事實;它不是一種選擇或偏好。這是否意味著為了在關係中幸福,我們需要與我們的伴侶形影不離,或者放棄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我們的事業或朋友?矛盾的是,事實恰恰相反。獨自踏入世界的能力通常源於我們知道身邊有人可以依靠。如果我們要用一句話來描述成人依戀科學,那就是:如果你想走上獨立和幸福的道路,首先要找到可以依賴的合適人選,然後一起走下去。

當我們最依賴的人沒有履行他或她的依戀角色時會發生什麼?在弗吉尼亞大學的詹姆斯·科恩和他的同事進行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實驗中,他們發現,當一位女性握著丈夫的手時,與握著陌生人的手或根本沒有人握手時相比,在面對輕微電擊時,她感受到的壓力更小。多倫多大學的布萊恩·貝克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如果您患有輕度高血壓,令人滿意的婚姻有助於將您的血壓保持在更健康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您對婚姻不滿意,那麼每當您在身體上接近時,與伴侶的接觸都會升高您的血壓。

依戀的要素
鮑爾比始終聲稱,依戀是貫穿整個人生的人類行為的組成部分。然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瑪麗·梅因和她的同事發現,成年人也可以根據他們回憶與看護者的關係的方式分為依戀類別,這反過來會影響他們的育兒行為。哈贊和謝弗獨立於梅因的工作,發現成年人在浪漫環境中也具有不同的依戀型別。他們首先透過在《落基山新聞》上釋出“愛情測驗”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在測驗中要求志願者從三個陳述中標記最能描述他們在人際關係中的感受和態度的陳述。這三個陳述對應於三種依戀型別,內容如下

  • 我發現與他人親近相對容易,並且對依賴他們和讓他們依賴我感到舒適。我並不經常擔心被拋棄或有人太靠近我。[安全型依戀風格的衡量。]

  • 我有點不習慣與他人親近:我發現很難完全信任他們,也很難讓自己依賴他們。當有人太靠近時,我會感到緊張,而且浪漫伴侶經常希望我比我感到舒適的程度更親密。[迴避型風格的衡量。]

  • 我發現其他人不願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親近。我經常擔心我的伴侶並不真的愛我,或者不想和我在一起。我想要完全與另一個人融合,而這種渴望有時會嚇跑人們。[焦慮型風格的衡量。]

您如何改善浪漫關係?第一步是確定您自己的依戀型別。接下來,您需要學習如何識別您周圍的人的依戀型別。有效的溝通——在關係的早期就以簡單、無威脅的方式表達您的感受和需求的能力——是確定您未來的伴侶是否適合您的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您的約會對有效溝通的回應可以在五分鐘內揭示比您在沒有這種對話的情況下約會幾個月所能瞭解到的更多的資訊。如果對方表現出真誠的願望來理解您的需求並將您的福祉放在首位,那麼您的未來就充滿希望。如果他或她將您的擔憂不屑一顧地視為無關緊要,或者讓您感到自己不足、愚蠢或放縱,您可以得出結論,您們可能很不相容。透過明確表達您的需求,您還可以讓您的伴侶更容易滿足這些需求。他或她不需要猜測是否有什麼事情困擾您——或者那件事是什麼。

最重要的要點是,人際關係不應聽天由命。不匹配的依戀型別可能會導致關係中產生大量的不快樂,即使對於那些深愛彼此的人也是如此。但是,即使是那些依戀型別不匹配的人,也可以透過利用安全的心態並找到安全的角色模型,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找到更多的安全感。

(延伸閱讀)

  • 《依戀手冊: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裘德·卡西迪和菲利普·R·謝弗編輯。吉爾福德出版社,1999 年。

  • 成人依戀的自陳量表的專案反應理論分析。R. C. 弗雷利、N. G. 沃勒和 K. A. 布倫南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 78 卷,第 350–365 頁;2000 年。

  • 《成人依戀:結構、動力學和變化》。馬里奧·米庫林瑟和菲利普·R·謝弗。吉爾福德出版社,2007 年。

SA Mind Vol 21 Issue 6這篇文章最初以“Get Attached”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21 卷第 6 期(),第 22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1-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