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現進入後核能時代的延誤和意外

德國逐步淘汰核電的努力因需要建設更好的電網而受阻

慕尼黑——德國 радикально 改造其能源系統,放棄核能並擁抱清潔能源的努力,正受到電網投資延誤以及(看似矛盾地)其太陽能產業成功的威脅。

在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災難後,德國通過了一項政策,到 2022 年逐步淘汰核能,並確保到 2050 年清潔能源佔該國電力供應的 80%,是 2010 年水平的三倍以上。

當時在德國運營的 17 座核反應堆曾經生產了該國約五分之一的電力。 取代它們的新系統的一部分將是在離岸近 100 英里、水深達 130 英尺的海域安裝 5,000 颱風力渦輪機。 另一部分將是數千兆瓦閃閃發光的屋頂太陽能電池板。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完成此轉換所需的資金估計為 5500 億歐元,約合 7200 億美元。

風力發電場(目前主要位於陸上)已經佔該國已安裝發電容量的 17%。 根據國家電網監管機構的資料,德國 5 月份新增了 344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量,總髮電量達到 33,877 兆瓦,佔已安裝容量的 19%。 但海上風電的擴張因電網問題而放緩。

與此同時,德國太陽能的繁榮正在壓低能源價格,並損害該國大型公用事業公司(如 RWE AG 和 E.ON SE)的利潤。

安格拉·默克爾總理的前任格哈德·施羅德是第一個提出在 2020 年代拆除核反應堆的想法的人。 默克爾最初將該目標推遲到 2030 年代,稱反應堆是安全且對經濟有利的。

但在 2011 年福島悲劇發生後,反核綠黨在巴登-符騰堡州贏得了選舉,該州此前由默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統治了 58 年。 三個月後,默克爾宣佈她 180 度大轉彎,決定在 2022 年前永久關閉所有反應堆。

電力充足,線路不足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根據聯邦政府批准的計劃,德國未來幾年需要近 1,000 英里的新高壓輸電線路。 然而,迄今為止只建成了不到 155 英里。

默克爾內閣的一位成員甚至呼籲對德國電網實行部分國有化,他對進展緩慢感到沮喪。 消費者保護部長伊爾斯·艾格納擔心該國高壓線路擴建速度緩慢,這些線路需要將北海的海上風能輸送到德國南部的工業區。

海上風電場與電網連線的困難降低了它們的盈利能力,並改變了最初的投資計算。 萊茵集團有一個名為 Nordsee Ost 的海上風電場,該風電場直到 2014 年才能併網,比原計劃晚了兩年。

今天有四個電網區域,具有不同的線路價格、獨立的控制中心和站點。 如果這些公司合併,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電價。

艾格納在給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的一封信中寫道:“一個強大的政府合作伙伴可以在海上風電場併網方面提供保障”。 一些地方政治家也公開支援這一想法,支援成立一家由公共投資的國家電網公司。 但羅斯勒曾表示他對此不贊成。

對政府計劃的又一次打擊是,意昂集團和萊茵集團正在削減可再生能源支出以減少債務。 這兩家公司是少數幾家有能力建造德國實現其目標所需的海上風電場的大型公用事業公司之一。

但意昂集團正在將其可再生能源投資從去年的 18 億歐元削減至 2015 年的每年 10 億歐元,而萊茵集團則將其綠色投資削減一半,在未來兩年內每年削減至 5 億歐元。 與此同時,意昂集團正在其他地方尋求更高的回報,在土耳其、巴西和美國進行投資。

廉價太陽能奪走了天然氣市場
太陽能是德國增長最快的可再生能源。 也許太快了。 環境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表示,即使政府正在削減曾經慷慨的技術補貼,預計到 2017 年或 2018 年,該國的太陽能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52,000 兆瓦。 這高於 2008 年的 6,000 兆瓦,幾乎增長了九倍。

花旗集團清潔技術分析師傑森·錢內爾表示:“太陽能已經對能源市場產生了實質性影響”。 “在炎熱、陽光充足的日子和週末,以前由天然氣供應的峰值幾乎完全轉移到了太陽能。 這是曲線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因為電力價格在需求最高的時期最高。”

錢內爾表示,太陽能在德國許多地區已經與傳統能源具有競爭力,並且將繼續變得更便宜,而傳統化石燃料的生產成本更有可能增加。

他說:“這種峰值效應導致德國的一些燃氣電廠在 2012 年的執行時間不超過幾天,從而導致相關公用事業公司發出盈利預警”。 “天然氣的靈活性使其適合峰值發電,因此它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

如果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在當前水平上翻一番,那麼必須不斷執行以確保電網穩定的基本負荷電廠也將開始遭受經濟損失,並面臨變得不經濟的風險。

錢內爾表示:“最終,像德國這樣的市場必須轉向容量支付機制,即基本負荷電廠的所有者透過消費者賬單獲得補償,以使其保持開放,以便在需要時可用,例如在冬季”。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賬單的這種上漲只會讓消費者更有可能在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並使用他們自己產生的電力。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從 Climatewire 轉載。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