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男性攜帶者成吉思汗的基因遺產,這位以多產而聞名的蒙古統治者於1227年去世。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確認了另外十位男性,他們的生育能力在現代人群中留下了持久的印記。該團隊的研究指出了促成這些譜系的社會政治因素,但留下他們基因印記的男性的身份仍然未知。
成吉思汗的基因遺產的證據是強有力的,儘管是間接的。2003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由現任英國欣克斯頓惠康信託桑格研究所的進化遺傳學家克里斯·泰勒-史密斯領導,發現亞洲16個人群中8%的男性(以及全球0.5%的男性)擁有幾乎相同的Y染色體序列。他們DNA中存在的變異表明該譜系大約在1000年前起源於蒙古。
據傳,成吉思汗育有數百名子女。但是,Y染色體譜系在一個更大的族譜中追蹤的是單一父系血統,而要留下持久的遺產,需要多代人廣泛分佈在廣闊的地理區域,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馬克·喬布林說。他與法國圖盧茲保羅·薩巴蒂爾大學的遺傳學家帕特里夏·巴拉雷斯克共同領導了這項最新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很多男性碰巧都有很多兒子。但是通常不會發生的是,兒子們自己也很有可能有很多兒子。你必須有一個加強效應,”喬布林說。這種成功譜系的建立通常取決於允許有權勢的男性與大量女性生育孩子的社會制度。
重大事件的開始
除了成吉思汗及其男性後代外,研究人員此前還確定了另外兩個非常成功的Y染色體譜系的創始人:一個起源於中國的清朝統治者覺昌安(死於1582年),另一個屬於愛爾蘭中世紀的烏伊·尼爾王朝。
喬布林的團隊透過分析來自亞洲127個人群的5000多名男性的Y染色體,系統地搜尋了基因創始人;他們專注於該地區,因為那裡有大量資料,並且已經有此類譜系的證據。該團隊確定了11個Y染色體序列,每個序列由5321個基因組中的20多個共享。研究人員使用了共享序列中隨時間從隨機突變積累的DNA差異,來確定該譜系的創始人大約何時生活。他們假設創始男性生活在他們的基因型最普遍和最多樣化的地區,從而追溯了這些譜系的地理起源。
喬布林的團隊在《歐洲人類遺傳學雜誌》中報告說,成吉思汗的父系血統再次脫穎而出,覺昌安的血統也是如此。其他九個譜系起源於亞洲各地,從中東到東南亞,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700年之間。喬布林警告說,這些日期帶有巨大的誤差幅度,但他指出,對歸因於成吉思汗和覺昌安的譜系的估計值與過去的研究非常接近。
權力的遺產
生活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300年之間的創始人存在於中東、印度、東南亞和中亞的久居農業社會和遊牧文化中。他們的日期與亞洲青銅時代(如巴比倫人)等級森嚴的專制社會的出現相吻合。三個可以追溯到最近的譜系都與中國東北和蒙古的遊牧群體有關。其中包括與成吉思汗和覺昌安相關的譜系,以及第三條可追溯到公元850年左右的譜系。
所有三個譜系似乎都向西擴充套件,可能沿著絲綢之路貿易路線。歷史學家記錄了公元前200年至18世紀期間,以內陸亞洲為基礎的一系列政體,例如清朝。喬布林說,這些文明可能在多產創始人的兒子們分散到衛星前哨基地後,孕育了占主導地位的男性血統,他們在那裡反過來又養育了強大的後代。
研究人員確定了幾個公元850年的譜系的候選者,但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從候選人或早已去世的後代那裡提取DNA將是最終的證明。
“尋找這些聯絡非常引人入勝。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使用了相當間接的推理方式,你可以嘗試對每個譜系都這樣做,”泰勒-史密斯說。“我真正希望的是,在某個時候有人會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和遺骸。”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2014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