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析表明人腦仍在進化中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人類大腦的大小和複雜性使我們與其他生物區分開來。現在,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的結果表明,我們灰質的進化仍在進行中。

這項由芝加哥大學的布魯斯·T·拉恩領導的研究,重點關注了兩個名為小頭畸形蛋白ASPM的基因。當這些基因功能失常時,會導致一種稱為原發性小頭畸形的疾病,其中腦容量嚴重縮小。先前對數百萬年靈長類譜系的研究表明,這些基因在黑猩猩和人類譜系分化後的某些時候經歷了加速進化,暗示它們在我們令人印象深刻的腦容量的出現中發揮了作用。拉恩的團隊分析了來自世界各地90名不同種族個體的基因。他們發現,對於這兩個基因,一種變異的發生頻率遠高於偶然預期,這表明自然選擇正在發揮作用。該團隊報告稱,小頭畸形蛋白變異出現在大約37,000年前;ASPM變異則出現在僅5,800年前。

這些變化究竟起源於何處以及如何在人群中傳播仍然不清楚。“我們可以說的是,我們的發現提供了證據,表明人類大腦,這個區分我們物種的最重要器官,在進化上是可塑的,”拉恩評論道。“在這裡,我們有兩個小頭畸形基因,它們顯示出人類物種進化史上選擇的證據,並且也顯示出人類正在進行選擇的證據。” 事實上,拉恩預測,如果人類在一百萬年後仍然存在,那麼他們的大腦很可能與今天所見的大腦表現出顯著的結構差異。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人員提醒說,然而,來自兩個基因的發現並不能說明全部情況。拉恩指出,許多其他尚未被識別的基因也可能影響大腦的大小和發育,進一步的研究可能會闡明自然選擇是如何影響它們的。他解釋說:“我們想知道這兩個基因代表了多廣泛的趨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