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減排與危險氣候變化之間的差距擴大

已排放量與為使全球升溫有機會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可排放量之間的差距又擴大了一個吉噸二氧化碳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份新報告發現,到2020年將全球氣溫控制在危險閾值以下的風險正變成遙遠的夢想。

“排放差距報告 2013”指出,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遠高於”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所需的水平,這使得世界越來越有可能不得不依賴成本更高的技術,如碳捕獲和封存在未來幾十年內達到閾值。

此外,澳大利亞、中國、歐盟、印度和俄羅斯五個政府有望實現其減排承諾。報告稱,美國是需要“進一步行動”或購買碳抵消以實現其排放目標的四個國家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今天在肯亞內羅畢透過網路直播發布該報告時表示:“試圖實現2攝氏度目標閾值的機會視窗,在某種意義上,正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施泰納說:“你可以坐在扶手椅上多年,說,‘我不想這樣做’。” 但是,他說,“從務實和現實的角度來看,機會之窗……將使實現我們正在尋求的那種減排目標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項年度研究調查了各國承諾減排水平與科學家認為為避免北極無冰和危險海平面上升所需水平之間的差距,估計如果各國繼續目前的道路,到2020年,排放量將上升到59吉噸二氧化碳當量。這一預測比去年的估計高出約 1 吉噸。

作者發現,如果每個國家都充分履行其最嚴格的承諾,每年將減少 3 至 7 吉噸的排放量。儘管如此,作者發現,這仍然在 44 吉噸的限制之上留下了 8 至 12 吉噸的差距。

拖延將付出高昂代價
環境署首席科學家、負責監督該報告的約瑟夫·阿爾卡莫指出,如果沒有各國的減排承諾,差距將高達 15 吉噸。但實際情況是,12 吉噸的差距相當於全球所有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80%。

下週,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將齊聚波蘭華沙,參加一年一度的氣候變化談判。各國已承諾在 2015 年前達成一項新的全球協議,該協議將於 2020 年生效。但脆弱國家預計將敦促美國、歐洲和其他大型排放國在短期內採取更多行動,分析師表示,聯合國最新的調查結果強調了立即行動的重要性。

作者發現,彌合差距在技術上仍然是可能的,並且可以以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 50 至 100 美元的價格完成。這樣做需要更嚴格的排放承諾核算慣例,以及提高這些數字。但是,他們警告說,“時間不多了。”

作者寫道:“儘管 2020 年的減排潛力仍然很高,但在實現這一潛力方面,時間不多了。” “今天不投資於最佳可用技術和方案不僅意味著錯失了減排機會,而且還限制了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減排的能力,因為高能源消耗和排放模式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鎖定。”

他們說:“推遲行動意味著 2020 年的部分潛力可能會喪失,並且需要採取更陡峭、成本更高的行動才能實現剩餘潛力。”

該研究首次不僅模擬瞭如果佔全球排放量 72% 的 13 個國家實現其承諾會發生什麼,還研究了這些國家實際在做什麼。

美國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報告發現,美國承諾在本十年末將碳排放量比 2005 年水平減少約 17%,將“需要進一步行動和/或抵消”,並補充說,奧巴馬總統 6 月份宣佈的“氣候行動計劃”下的新行動“可能會減少預計的 2020 年排放量”。

報告發現,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也需要採取更多行動,而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南非等其他一些國家,由於“嚴重的資訊差距”,包括國家排放量的定義和核算差異以及缺乏獨立和一致的資料庫,因此無法進行有效審查。

世界資源研究所高階研究員、報告作者之一凱利·萊文表示,更嚴格的核算規則將是關鍵。

萊文說:“這表明,對於下一組承諾,我們需要一個程式,以更透明地審查國家提案。” “部分問題在於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阿爾卡莫說,如果各國收緊其承諾——使其成為無條件的,而不是以其他國家的行動為條件——世界可以將差距縮小 4 吉噸。如果這些削減還擴大到包括其他溫室氣體,如氫氟碳化物 (HFCs) 和甲烷,那將再縮小 2 吉噸,有效地將差距減半。

他說,另一半將需要更多國家的更多行動。

環境署科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哥斯大黎加前氣候談判代表莫妮卡·阿拉亞表示,中等收入和發展中國家需要站出來,開始對“以發展名義,常常沒有經過太多公眾辯論就實施的高排放基礎設施”“說不”。

阿拉亞說:“除非我們將關於氣候行動的討論與當地政治辯論聯絡起來,否則排放差距將繼續擴大。”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Climatewire 許可轉載。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