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作戰,第二部分

隨著陸軍地面部隊為未來戰鬥發展,其空中運輸系統也必須如此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雖然陸軍的未來作戰系統車輛的設計目的是快速便捷地運輸到全球任何衝突地點(參見“未來作戰,第一部分”),但人們對現有軍用運輸機隊,特別是老化的C-130,是否能夠勝任這項任務存在一些疑問。

雖然尚未為新型運輸機劃撥任何資金,但波音公司的“幻影工作室”已經設計了三種新型替代方案,以取代今天的運輸機,這將補充未來作戰系統計劃的目標。這項工作在最近於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兩年一度的陸軍科學會議上進行了討論。

巨型鵜鶘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得到開發,所有運輸機的鼻祖將是鵜鶘超大型運輸機。鵜鶘超大型運輸機的主機身艙室設計為寬50英尺,長200英尺。18.3英尺的高度足以容納兩層。另外兩個貨艙將位於機翼中。四個貨艙總共提供29,900平方英尺的空間。

鵜鶘超大型運輸機的翼展為500英尺,最大載重量為280萬磅——相當於17輛M1主戰坦克——航程可達3,000英里。對於航程達10,000英里的遠端任務,該飛機可攜帶高達150萬磅的有效載荷。考慮到在衝突期間可能無法進入外國機場,鵜鶘超大型運輸機因此提供了一種無需中途停留即可將裝甲和大型武器運輸到目的地的方式。

為了完成10,000英里的航程,鵜鶘超大型運輸機將以240節的巡航速度在水面上極低的高度飛行,利用翼地效應的空氣動力學優勢來幫助延長其航程。在陸地上,鵜鶘超大型運輸機將以390節的速度在20,000英尺的高度巡航,但航程將縮短至約6,000英里。

但是,一架比747還大的飛機可以在常規尺寸的機場降落嗎?幸運的是,鵜鶘超大型運輸機可以,因為該飛機在著陸和起飛時會摺疊機翼,將翼展縮小到地面上稍微小一些的340英尺,幻影工作室的先進運輸和油輪戰略開發經理洛林·A·布利斯說。

非飛行員飛機

另一個概念,被稱為輕型空中多用途飛行器(LAMV),可能尤其引起陸軍的興趣。它可以由非飛行員使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中的軌道衛星作為導航工具來駕駛——從而減少陸軍對空軍運輸的依賴。

LAMV避免了獲得使用跑道許可的問題,它將使用脈衝噴射增升發動機進行垂直起降。安裝在機身上部的小型高效渦輪風扇旨在提供300英里/小時的巡航速度。LAMV的航程為2,000公里,有效載荷為3,500磅。LAMV將具有可拆卸的機翼,因此可以裝在傳統的40英尺集裝箱中運往戰區。抵達後,LAMV將用於班組規模的部隊插入和撤離、醫療後送和物資運送。

降落在(750英尺)十分硬幣大小的區域

波音幻影工作室還在研究一種更大的升力機,它將採用傾轉翼設計,用於非常陡峭的起飛和降落。這種飛機被稱為先進戰區運輸機(ATT),有效載荷能力為80,000磅,但仍然能夠在750英尺的短跑道上降落。每架ATT由四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提供動力,能夠容納兩輛較輕的20噸車輛,這些車輛是未來作戰系統計劃的一部分。機載自動化貨物裝卸系統將消除在ATT的最終目的地對物料搬運裝置的需求,使其成為向前沿基地供應和向偏遠地區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的有吸引力的選擇。


弗蘭克·維扎德是《21世紀士兵》的合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