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希望更快地到達並部署到衝突地區,並且在未來六年內將花費 910 億美元來研究如何做到這一點。
目標聽起來很簡單:能夠在 96 小時內將一個旅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在 120 小時內部署一個師,在 30 天內部署五個師。 然而,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將陸軍從一支圍繞坦克和其他重型車輛使用的笨重部隊轉變為一支由更輕、裝甲更少的車輛組成的部隊,這些車輛能夠在戰場上以 60 英里/小時的速度疾馳,並且能夠像其更大的前輩一樣發揮同樣的殺傷力。
“我們正在改變陸軍的作戰和部署方式,”陸軍副參謀長約翰·M·基恩將軍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 12 月份陸軍科學雙年會上面對 1161 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聽眾時說道。 第 23 屆科學會議本質上是與會者的藍圖,其中闡述了陸軍所謂的未來作戰系統的目標和技術挑戰。 轉型 Key 的關鍵將是一系列新技術,包括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機器人技術、雷射、行動網路通訊以及一系列基於微機電系統 (MEMS)、生物技術和奈米技術等使能技術的智慧武器和感測器。 其他研究工作將有助於保護部隊免受生物製劑的侵害(參見“檢測生物戰攻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更輕的車輛
所有這些技術都將體現在一支由 16 輛新型輪式車輛組成的車隊中,這些車輛統稱為未來作戰系統 (FCS) 計劃。 由波音公司作為主要承包商管理,FCS 車輛,無論是裝甲運兵車還是偵察車,都設計為重量小於 20 噸,以便可以輕鬆地透過 C-130 等軍用空運工具運輸到遙遠的戰場。 相比之下,M1 艾布拉姆斯坦克的重量為 75 噸。
在運輸方面,FCS 將依賴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這種汽車使用更少的燃料,並且具有能夠為其他 FCS 電子系統使用的電池充電的額外優勢。 出於同樣的原因,用於發電燃料電池的開發研究也在資助中。 一些 FCS 車輛將是機器人,其工作是在主力部隊前方偵察,以測試核、生物和化學威脅。 這些機器人還將用於偵察地下洞穴和地堡、疏散傷員和運送補給。
硬體轉型的背後是陸軍未來戰爭作戰計劃的轉變。 正如基恩將軍所解釋的那樣,過去的軍事行動,例如海灣戰爭中的軍事行動,其特點是強大的火力越過邊界,儘可能多地佔領敵方領土。 感測器技術的進步,從地球軌道衛星到無人機,現在使部隊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越過山丘看到”。 基恩說,在未來的戰鬥中,陸軍將佔領戰略要點,“就像披薩上的義大利辣香腸一樣,感測器監視著披薩的其餘部分。”
為了使這一願景成為現實,陸軍最初審查了 547 項可能應用於 FCS 目標的新技術。 陸軍負責採購、後勤和技術的助理部長克勞德·M·博爾頓表示,這個數字隨後減少到 100 個。 倖存下來的技術解決了陸軍的優先事項清單:為所有 FCS 車輛開發通用底盤; 開發“尺寸合適”的槍; 改進的通訊; 以及減少“足跡”的技術——維持戰鬥部隊所需的電力、燃料、食物和水供應的重量、尺寸和成本。
可移動的網際網路
伴隨著 FCS 更輕、更快的車輛而來的是一個行動網路——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移動的網際網路。 該網路將隨著車輛在崎嶇地形、森林和山丘中行進而移動。 這項技術至關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態勢感知”,即對敵人位置的瞭解,這將與速度一起彌補 FCS 車輛裝甲的減少。 與坦克不同,FCS 車輛不會被設計成承受猛烈的火力。 他們的任務是用感測器定位敵人,然後先開火。
建立成功的行動網路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其中包括如何最好地分配通訊頻寬和處理資料瓶頸。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節點丟失如何重新路由資料,以及如何保護機密資料免受朋友和敵人的未經授權的使用。
從取消的十字軍自行榴彈炮計劃中回收的新技術可用於提高 FCS 火炮的火力。 自拿破崙時代以來,大炮一直使用由底火藥筒點燃的黑火藥作為推進劑。 然而,底火的問題在於每次射擊後都必須更換。 大量底火也必須運到前線以補給大炮。 美國陸軍軍備研究開發與工程中心正在開發一種替代方法,該方法使用雷射束來點燃推進裝藥。 雷射束透過大炮炮膛的光學視窗 направляется,提供點火。 雷射點火器已經在 155 毫米大炮上進行了測試,它提供了更高的射速,因為無需更換底火。 這也意味著 FCS 部隊更輕,因為不再需要底火。 正在進行測試以確保雷射能夠承受重複後坐力的衝擊。
大爆炸也將來自新型智慧“箱式導彈”,這些導彈可以從卡車上運輸和發射。 其中一個例子本質上是迫擊炮彈,其工作方式類似於微型巡航導彈。 這種精確制導的彈藥是一種 120 毫米迫擊炮彈,它會展開翅膀以擴大射程,同時 MEMS 和雷射尋的器會獲取目標。 這些導彈將取代移動速度較慢且精度較低的火炮。 一旦小型固態系統完善並證明其對小型彈藥的有效性,FCS 車輛將配備雷射武器。 最近在陸軍位於新墨西哥州白沙的試驗場進行的試驗表明,雷射武器在對抗來襲的炮彈方面是有效的。
其他進展
預計今年春天開放的麻省理工學院運營的奈米技術研究中心也將取得新的進展。 屆時,陸軍將授予建造類似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的合同。 其中一些研究工作將應用於提高名為“目標部隊”計劃下單兵的作戰效能。 正在開發的新裝備包括用於偵察的微型無人機和可以增強力量的外骨骼。 此外,Schafer 公司測試主管技術開發部門的弗蘭克·韋斯林三世指出,“雖然‘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我們離智慧子彈不遠了。’” 從為國家導彈防禦計劃開發的外殺傷飛行器中縮小尺寸的技術將使用感測器、制導系統和自動目標識別來追蹤目標。 韋斯林估計,大規模生產時,每發子彈的成本約為 500 美元。
隨著 FCS 和目標戰士技術的初始原型預計最早在 2004 年底出現,毫無疑問,21 世紀計程車兵將迎來徹底的改造。
弗蘭克·維扎德是《21 世紀士兵》的合著者。
下週:未來作戰,第二部分,探索未來飛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