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削減威脅美國科學發展

對基礎研究的支援曾幫助美國成為經濟強國,但現在這種情況正面臨危險

Shaw Nielsen

現代技術的好處之一是它使我們能夠補看第一次錯過的電影和電視節目。最近我觀看了Up系列,這是電影製作人邁克爾·艾普特(Michael Apted)的一項傑出紀錄片專案,該專案自1964年以來跟蹤了14位英國人的生活,當時他們還是孩子,每七年重新訪問他們,記錄他們人生的展開。(“孩子們”去年滿63歲。)

最初的假設是,英國的階級制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而與他們最初有多聰明、迷人或善良無關。因此,來自倫敦東區的、充滿活力且不屈不撓的託尼似乎註定要過工人階級的生活,而那些時髦的預科學校男孩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則很可能繼續享受特權生活。事實上,託尼成年後成為一名倫敦計程車司機,而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分別成為律師、事務律師和電視製片人。

但尼克(威廉·尼古拉斯·希頓)打破了這些期望。七歲時,他住在一個家庭農場裡,步行四英里到一間單間學校,在那裡他想學習“月球以及所有那些東西”。20多歲末,他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教職,此後他在那裡發表了100多篇期刊文章和三本書,其中包括一本被廣泛引用的等離子體理論指南。所有參與者都對他們進入中年後的生活表示滿意。但在我看來,這個節目的明星是尼克——唯一一個其人生駁斥了該系列階級決定論假設的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尼克在 modest 的環境中長大,但他的天賦得到了認可,並獲得了大學獎學金作為獎勵。然而,當他從牛津大學畢業時,他在英國能找到的唯一工作是“在一個似乎正在關閉的實驗室裡”。階級偏見可能起了一定作用,但更大的問題很可能是當時英國對基礎研究的支援不如美國。

尼克在 20 世紀 80 年代加入的科學事業的基礎是美國需要科學這一前提。這是範內瓦·布什的遠見卓識,他是 1932 年至 1938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學院院長,也是二戰期間科學研究與發展辦公室的負責人,他強調根據才能而不是社會階層或家庭背景來選拔未來科學家的重要性。

但如今美國科學界的情況並非一切都好。與許多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研究經費仍然充裕,但已不如尼克剛來時。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料顯示,聯邦政府用於科學研究和開發的資金在 1987 年達到頂峰,到 2001 年已從峰值下降了 18%。 (布魯金斯學會的人認為,私人研發支出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聯邦政府支援的下降,但此類補貼很少支援基礎研究。)自 21 世紀初以來,與健康相關的研究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但幾乎所有其他方面的預算都基本保持不變。

我們不能期望任何事物都無限增長,但這種對基礎科學的削弱支援與聯邦機構科學經費的削減相匹配或超過。唐納德·特朗普總統提議大幅削減美國地質調查局和其他科學機構的經費,但遭到國會否決,但許多機構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歷了大幅預算削減和科學家流失。州政府對研究的支援下降幅度更大:在許多州立大學,公共資金目前在運營預算中佔比不到 30%,缺口由學費上漲和私人捐款彌補。公共部門對研究型大學支援的減少在科學人才方面尤其令人擔憂,因為在困難時期,人們往往會團結起來,不太願意接納可能“不合群”的新來者。

在 20 世紀,美國在科學領域超越歐洲,主要是因為世界上許多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我們這裡。為了保持美國科學的偉大,我們需要繼續向有才華的人開放,無論他們來自哪裡,說什麼口音,以便未來的尼克·希頓們能夠追求他們的夢想——並讓我們所有人變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