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可能會促使人們尋找食物

與葡萄糖相比,果糖會啟用大腦中增強進食心理獎勵的區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吃的糖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大腦決定是否應該放下叉子還是再盛第二份。研究結果表明,果糖(一種存在於水果以及蘇打水等含糖產品中的糖)不會像葡萄糖那樣觸發大腦的飽腹訊號,葡萄糖是大多數人體細胞的主要燃料來源。相反,果糖可能會啟用增加食物吸引力的通路。

2013年,南加州大學的凱瑟琳·A·佩奇及其同事發現,果糖會啟用下丘腦,這是我們大腦中調節食物攝入量的一部分(《美國醫學會雜誌》,DOI:10.1001/jama.2012.116975)。另一方面,葡萄糖具有與果糖相同的卡路里,它會抑制活動並導致飽腹感。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佩奇的團隊研究了處理獎勵的大腦區域的影響。他們讓人喝下用果糖或葡萄糖加糖的櫻桃味水,然後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機器內監測受試者的大腦活動,同時向他們展示食物圖片。當人們喝果糖時,與食用葡萄糖相比,食物圖片在眶額皮層產生更多的活動。這個大腦區域的活動與增加尋求獎勵(包括食物或藥物)的動機有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允許受試者離開功能磁共振成像機器之前,研究人員讓他們選擇當天獲得零食或一個月後獲得現金。與那些剛剛接受葡萄糖的人相比,那些剛剛攝入果糖的人更傾向於放棄延遲的現金,轉而選擇食物(《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15年,DOI:10.1073/pnas.1503358112)。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營養學教授彼得·J·哈維爾說,這項研究的一個優點是將決策測試與腦成像資料相結合,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它將大腦中發生的事情與人們實際在做的事情聯絡起來。”

哈維爾說,這項研究僅限於果糖與葡萄糖的短期影響。他建議進行更長的研究,追蹤人們在食用兩種糖後在實驗室外實際吃了多少食物。

本文經《化學與工程新聞》(©美國化學學會)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5年5月7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