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2023年打破了北極地區最熱夏天的記錄,該地區的人們和生態系統都感受到了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出現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野火迫使加拿大各地的人們撤離。格陵蘭島非常溫暖,以至於冰蓋頂部的研究站在6月下旬記錄到融化,這只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五次融化事件。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的海面溫度在8月份比正常溫度高出9到12華氏度(5到7攝氏度)。
雖然可靠的儀器測量只能追溯到1900年左右,但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北極幾個世紀以來最熱的夏天。
這一年開始時異常潮溼,2022-23年冬季北極大部分地區的積雪量高於平均水平。但到了5月份,春季的高溫使得北美積雪量創下歷史新低,暴露的地面迅速變暖和乾燥,引發了加拿大各地的雷電引發的火災。
在12月12日釋出的《2023年北極報告卡》中,我們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2位北極科學家,以評估北極的生命體徵、正在發生的變化及其對該地區和世界各地生活的影響。
熱量在整個北極產生的連鎖反應
在北極這樣大的區域內,一個季節的溫度記錄升高十分之二華氏度(0.1攝氏度)就會非常顯著。2023年夏季(7月、8月和9月)打破了2016年創下的前一個記錄,升溫幅度是其四倍。北極幾乎所有地方的溫度都高於正常水平。
仔細觀察加拿大西北地區的事件,可以看出氣溫上升、海冰減少和水溫升高是如何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相互影響的。
加拿大北部大部分地區的冬季積雪過早融化,為太陽加熱暴露的地面多提供了一個月的時間。熱量和缺乏水分導致地面和地表下的有機物質乾燥;到11月,加拿大各地已經燃燒了70,000平方英里(18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約五分之一發生在西北地區。
2023年5月和6月,西北地區非常溫暖的天氣也加熱了強大的麥肯齊河,該河向北部的波弗特海輸送了大量溫水。溫水過早地融化了海冰,並且洋流也將其向西帶到阿拉斯加,在那裡,麥肯齊河的水導致阿拉斯加東北部大部分地區的海冰過早損失,並增加了苔原植被的生長。
西西伯利亞的類似溫暖也導致了海冰的快速融化以及俄羅斯北部喀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的海面溫度升高。
北極海冰的減少是該地區秋季平均氣溫大幅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深色的開闊水域在夏季吸收太陽光線,並在秋季充當加熱墊,將熱量釋放回大氣中。即使是薄冰也可以大大限制這種熱傳遞,並使地表上方的空氣急劇冷卻,但在過去的17年中,海冰範圍創下歷史新低。
海底永久凍土:氣候變化的未知因素
該報告包括12篇論文,探討了北極氣候和生態系統變化的影響,以及社群如何適應這些變化。其中一篇論文就海底永久凍土的風險發出了警鐘,這是一種潛在的危險情況,“眼不見,心不煩”。
海底永久凍土是海底富含有機物的凍土。自從北半球冰蓋在數千年前消退後被淹沒以來,它一直在逐漸融化。如今,較溫暖的海洋溫度可能會加速這種隱藏永久凍土的融化。
就像陸地上的永久凍土一樣,當海底永久凍土融化時,其中包含的有機物會分解並釋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並加劇海洋酸化。
科學家估計,仍有近100萬平方英里(250萬平方公里)的海底永久凍土,但由於在波弗特海和喀拉海之外的研究很少,沒有人知道它何時會釋放溫室氣體或升溫影響會有多大。
鮭魚、馴鹿和人類生活
對於許多居住在北極的人來說,氣候變化已經擾亂了他們的生活和生計。
土著觀察員描述了許多人賴以生存的用於狩獵和保護海岸免受風暴侵襲的海冰變化。他們注意到風向的變化和越來越強烈的海洋風暴。在陸地上,氣溫上升使得河冰旅行變得不可靠,而永久凍土融化正在導致道路下沉和房屋不穩定。
在人類的生命週期中,正在發生明顯而巨大的變化,它們觸及了土著文化的核心,以至於人們不得不改變他們養家餬口的方式。
依賴奇努克鮭魚的阿拉斯加西部社群在2023年又經歷了返回的成年鮭魚數量極低的年份,這種稀缺現象擾亂了文化習俗和糧食安全。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育空河的奇努克鮭魚的體型縮小了約6%,並且它們產生的後代也減少了。然後,在2019年,也就是今年返回的許多奇努克鮭魚出生的那一年,異常溫暖的河水殺死了許多幼魚。
在過去兩年中,返回的奇努克鮭魚數量非常少,以至於為了希望鮭魚數量恢復,即使是作為最高優先事項的維持生計的捕撈也已關閉。
無法捕魚或因海冰變薄而無法獵捕海豹,這不僅僅是一個糧食問題。在漁營度過的時間對許多阿拉斯加土著文化和傳統至關重要,而孩子們也越來越錯失這種體驗。
隨著土著社群適應生態系統的變化,人們也在努力修復他們的景觀。
在芬蘭,一項與薩米馴鹿牧民合作修復受損馴鹿棲息地的努力正在幫助保護他們的生活方式。幾十年來,商業伐木被允許破壞數百到數千平方英里的馴鹿泥炭地棲息地。
薩米人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努力重新種植草皮,併為馴鹿放牧重新野化125,000英畝(52,000公頃)的泥炭地。退化的泥炭地也釋放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化。保持它們的健康有助於從大氣中捕獲和儲存碳。
北極的溫度上升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三倍以上,因此北極出現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天和第六溫暖的一年也就不足為奇了。《2023年北極報告卡》提醒人們注意風險,既包括地球變暖的風險,也包括已經被氣候變化擾亂的生活和文化。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