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與心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大約 5% 的卒中患者在卒中後不久會發生心臟病發作,有時沒有任何先前已知的心臟病史。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大腦區域,當卒中對其造成損害時,似乎會導致隨後發生心肌損傷的風險增加 15 倍。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工作人員分析了 50 名因動脈阻塞引起的卒中患者,這些患者的心肌損傷酶水平也升高。磁共振成像掃描確定右側腦島區域是罪魁禍首,該區域位於大腦深處,與引發壓力相關反應的神經系統部分有關。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優先考慮有心臟病發作風險的卒中患者,以便進行保護性治療。未來的研究也可能揭示哪些卒中患者更可能患上肺炎或心律失常。《神經病學》雜誌 5 月 9 日刊登了這項研究成果。

查爾斯·Q·崔《大眾科學》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發表在《紐約時報》、Science、Nature、WiredLiveScience 等刊物上。在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查爾斯·Q·崔
大眾科學雜誌第 295 卷第 1 期本文最初以“腦與心臟”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295 卷第 1 期(),第 32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06-32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