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棲息地喪失和氣候變化等對野生動物生存的威脅往往會對某些物種造成比其他物種更大的打擊,而壺菌(一種致命的兩棲動物真菌)的威脅似乎也不例外。本月發表在《生態學通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稀有物種更有可能消失,導致中美洲蛙類生物多樣性喪失。
該研究比較了在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八個不同地點進行的青蛙調查。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生物學副教授凱倫·利普斯,以及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凱文·史密斯和喬納森·蔡斯發現,在壺菌出現後,這八個地點的平均蛙類物種數量從45種下降到23種。僅在一個或少數幾個地點存在的稀有物種被不成比例地消滅,佔損失物種的一半以上。
“所有物種都可能被感染[但]關鍵是並非所有物種都會完全消失,”利普斯說,他進行了這項研究中使用的青蛙調查。
儘管數量眾多的物種可以獲得安全保障,但在致命的皮膚真菌襲擊它們的家園後,除了數量之外的其他因素可能有助於保護某些青蛙。陸生物種比生活在真菌繁茂的潮溼棲息地的青蛙表現更好。此外,某些基因或皮膚化學的差異可能使一些物種不太容易感染壺菌,利普斯說。即使有這些優勢,青蛙仍然會死於壺菌,只是速度較慢。一旦真菌到達某個地點,它就會留在土壤中,而且永遠不會真正消失。“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將繼續滅絕,”她說。
檢視幻燈片,瞭解一些受壺菌打擊最嚴重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