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高聳而微小的樹木可以存活數百年。但一項為期22年的研究揭示了,當雨林被伐木、畜牧業和種植大豆分割後會發生什麼,結果表明,各個碎片中的倖存者無法長期存活。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威廉·勞倫斯領導了這項研究,他指出:“僅僅二十年,對於一棵千年古樹來說只是眨眼一瞬間,但生態系統已經嚴重退化。”
自1980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馬瑙斯附近的亞馬遜中部九個雨林碎片中的40個不同的一公頃樣地進行研究。研究物件包括約32,000棵個體樹木,共1,162個物種,其中24個公頃樣地位於殘餘碎片的邊緣附近,而16個位於完整內部深處。對比兩者顯示,位於碎片邊緣的樹木迅速死亡,其死亡速度幾乎是內部同類樹木的三倍。“當你將雨林碎片化時,來自周圍牧場的熱風吹入森林,殺死許多樹木,這些樹木根本無法承受這種壓力,”研究團隊成員、巴西亞馬遜研究所的恩裡克·納西門託解釋說。“此外,風力在碎片周圍積聚,也會吹倒許多樹木。”
儘管在研究的二十年中,樹木物種的總體豐富度沒有變化,但在邊緣占主導地位的物種型別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能夠持續在黑暗林下的特化樹種轉變為所謂的廣譜物種。“這些物種是生長迅速、壽命短、木材密度低的物種,”納西門託解釋說,例如西克羅比亞樹,碎片化後其數量增加了3000%以上。這種邊緣碎片也非常不穩定,一個物種迅速取代另一個物種,而且樹木本身通常也比它們在未受干擾的內部高聳的同類樹木要小。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大的輸家似乎是那些專門適應原始雨林陰暗林下環境的樹木,它們的種子由亞馬遜的許多動物物種傳播。當然,這意味著這些動物也可能受到類似的影響。“從長遠來看,考慮到雨林樹木與其許多依賴的動物、植物和真菌物種之間無數的生態聯絡,這種廣泛的破壞可能對熱帶生物多樣性構成重大威脅,”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於11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版的論文中總結道。“這些變化發生得非常快,”勞倫斯補充說。“當你完全改變像樹木這樣基本的東西時,生活在雨林中的其他物種也肯定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