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出土了距今1000萬至1200萬年前的企鵝化石,這是在非洲發現的這些可愛、身穿燕尾服的鳥類的最古老的化石證據。
這項新發現詳細刊登在3月26日出版的《林奈學會動物學雜誌》上,可能有助於闡明為什麼非洲海岸線的企鵝物種數量從500萬年前的四種驟降到今天的僅一種——Spheniscus demersus,即非洲企鵝,以其類似驢叫的叫聲而聞名。
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丹尼爾·托馬斯和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同事丹尼爾·克塞普卡在南非開普敦一家鋼鐵廠附近的岩石沉積物中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系列化石,其中包括17塊被證實是古代企鵝的脊椎骨、胸骨、腿骨和翅膀的碎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些骨骼表明,這些古代鳥類的身高從1到3英尺(0.3到0.9米)不等。作為比較,非洲現存的非洲企鵝,也稱為黑足企鵝,身高約2英尺(0.6米),體重在5.5到8.8磅(2.5到4公斤)之間。[快樂的腳:胖企鵝畫廊]
這項發現將非洲的企鵝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至少500萬年。
由於非洲次古老的化石可以追溯到500萬年前,因此很難確定為什麼大多數企鵝物種在非洲消失。
克塞普卡在一份宣告中說:“這就像看一部電影的兩個幀。” “我們有五百萬年前的一個幀,還有一千萬到一千兩百萬年前的一個幀,但中間缺少鏡頭。”
一種可能性是,海平面變化消除了大多數企鵝的築巢地。
大約500萬年前,海平面比今天高296英尺(90米),地勢低窪的南非變成了一個島嶼群。這些島嶼為幾種企鵝物種提供了海灘,供它們築巢和撫養幼崽,同時為它們提供免受捕食者侵害的庇護所。
一旦海洋退去,大多數海灘將變成陸地。
非洲倖存的非洲企鵝的數量也在下降。它們的數量已經驟降了80%,部分原因是人類過度捕撈它們的主要食物——沙丁魚和鯷魚。非洲企鵝正在圈養繁殖;例如,新英格蘭水族館在2010年成功繁殖季結束時,誕生了11只新的非洲企鵝幼崽。
此外,布里斯托爾保護與科學基金會與南非和國際合作夥伴正在努力建立更靠近魚類資源的非洲企鵝繁殖地,以確保雛鳥成功撫養長大,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表示。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再分發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