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揭示大規模鯨魚死亡事件的證據

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可能在數百萬年前被有毒藻類大量繁殖殺死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一份新的報告,在智利北部一片古老的潮汐灘塗中發現了數十具鯨魚、海豹和其他海洋動物的化石堆積在一起,這提供了反覆發生大規模死亡事件的首個化石證據。

科學家國際團隊報告稱,該地點出現了四個不同的骨骼層,表明大規模死亡事件——也稱為大規模擱淺——在數百萬年前的約 600 萬至 900 萬年間的數千年裡反覆發生。鯨骨在該地點占主導地位,但研究人員還在每一層中發現了 10 種其他型別的海洋動物,包括水棲樹懶和一種全新的海豹物種。

許多骨骼相互重疊,並且看起來是腹部朝上,古生物學家認為這表明動物死於近海,隨後被衝到潮汐灘塗的淺水中,最終被沙子掩埋。[古代大規模死亡事件的海洋化石圖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動物很可能是被所謂的有害藻華毒死的,類似於今天造成赤潮的藻華。某些浮游生物物種會產生少量毒素,當大量攝入或吸入時,這些毒素可能對海洋生物致命。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厚墊時,毒素會在環境中積累,這通常是由於來自附近陸地的營養物質湧入或來自深海水的上升流導致的快速施肥造成的。

大規模死亡事件的其他可能原因——除了與 900 萬年前無關的人為原因,例如汙染和海軍聲納造成的傷害——包括海嘯和病毒。然而,研究合著者、史密森尼學會的研究員尼古拉斯·皮恩森告訴 Live Science,沒有發現海嘯的證據,而且病毒通常不會影響如此廣泛的物種。

為了進一步支援他們關於有害藻華是死亡原因的論點,研究小組在許多骨骼周圍的岩石中發現了橙色斑點,他們認為這些斑點可能是藻墊隨著時間的推移化學降解留下的。研究人員在高倍顯微鏡下分析了橙色岩石,發現了類似於在甲藻中發現的微小球體——甲藻是今天造成赤潮的浮游生物。

儘管如此,這些球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退化,因此研究人員無法明確確認它們來自與有害藻華相關的物種。

皮恩森告訴 Live Science:“這是一個很好的候選者,但我們不能排除這些球體具有地質來源的可能性。”

有害藻華也曾在現代造成大規模海洋生物死亡事件,包括 1980 年代後期在科德角海岸附近發生的一起事件,該事件導致 14 頭座頭鯨以類似於這些化石在智利堆積的方式堆積在岸邊附近。

皮恩森說,這些發現證實,早在人類開始干預環境之前,海洋動物就已經經歷過大規模死亡事件,並且還為了解古代海洋生態學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視窗。

該團隊已經建立了化石的詳細 3D 影像,以便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並且還計劃返回該地點繼續挖掘他們預測將有數百個額外的化石等待被挖掘出來。

這些發現今天(2 月 25 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 B》雜誌上詳細介紹。

版權所有 2014 年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LiveScience is one of the biggest and most trusted popular science websites operating today, reporting on the latest discoverie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nd fascinating breakthroughs that impact you and the wider world.

More by LiveScien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