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科學界新發現的人類物種的化石可能是我們屬人屬的直系祖先。這些化石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郊外約 40 公里的馬拉帕洞穴中發現的,包括兩具近 195 萬年前的部分骨骼。研究人員已將其命名為南方古猿源泉種。
這對骨骼——一個成年雌性和一個可能為母子的幼年雄性——似乎是在試圖進入洞穴內的水池時,從洞穴頂棚的洞中墜落。這些骨骼的儲存狀態非常完好,以至於這項發現被比作來自衣索比亞的著名露西化石。但遺骸中明顯的原始和高階特徵的驚人混合引發了關於新物種在進化樹上位置的爭論。
考慮到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大猩猩幾乎不存在化石蹤跡,人類化石記錄非同尋常。然而,研究人員對我們如何進化而來仍然存在重大知識空白。其中一個盲點是人屬的起源。大多數專家都認為,我們的人屬是從南方古猿屬的一個物種進化而來的——要麼是阿法南方古猿(露西的物種)要麼是非洲南方古猿。然而,將這些南方古猿物種之一與人屬聯絡起來一直很困難,因為已知最古老的人屬遺骸非常稀少且支離破碎。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推測,生活在 230 萬至 150 萬年前的能人標誌著人屬的首次亮相,隨後產生了直立人,這是第一個從非洲擴充套件到全球的人族(人類譜系的成員),並且被認為是後來人類物種的起源,包括智人。
南方古猿源泉種登場了。在 4 月 9 日《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描述該化石遺骸的論文中,約翰內斯堡金山大學的李·伯傑和他的同事們提出,非洲南方古猿產生了南方古猿源泉種,而南方古猿源泉種又產生了人屬。有趣的是,該團隊暗示,南方古猿源泉種甚至可能比能人與直立人的關係更密切,因此有可能將能人降級為進化樹的旁支,而不是通往我們的譜系上的令人垂涎的位置。
伯傑和他的合作者基於南方古猿源泉種獨特的原始和高階特徵的混合得出了他們的結論。諸如小腦容量、輕巧的體格和非常長的手臂等特徵將這種生物與南方古猿聯絡起來,尤其是非洲南方古猿。然而,這個新物種也表現出許多僅在人屬中看到的特徵,包括其更扁平的面部、健壯的骨盆和長而闊步的腿。
其他古生物學家稱讚了這項發現,但在如何對新人族進行分類的問題上存在分歧。“南方古猿源泉種和早期人屬之間的擬議聯絡充其量是牽強附會的,”石溪大學的威廉·L·榮格斯斷言,他指出,所謂的骨骼相似性並非非常令人信服。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起源研究所所長威廉·H·金貝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根據面部和骨盆的高階特徵認為,新的化石“可能屬於人屬”。然而,它們並沒有闡明其起源。金貝爾指出,他在衣索比亞哈達爾工作的一個遺址已經出土了一個人屬標本,其年代比南方古猿源泉種化石早數十萬年。
紐約大學的古人類學家蘇珊·C·安東觀察到,鑑於早期人屬遺骸的稀少,確切地確定這些骨骼與已知人屬物種的關係很困難。她懷疑南方古猿源泉種可能是人屬的一個死衚衕分支,而不是直立人等後期物種的祖先。
伯傑就他而言,他認為,無論南方古猿源泉種最終是否在進化樹中佔據一席之地,這些化石都為理解人類進化過程中一個知之甚少的區間的進化過程打開了一扇急需的視窗。例如,骨骼中形態鑲嵌的證據表明,身體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時間發生變化——腿部先於手臂發生變化,骨盆先於大腦發生變化。
進一步的見解可能指日可待:伯傑說他已經在洞穴中發現了至少兩具新人族骨骼。他目前正在挖掘它們,並組建了一個由約 60 名專家組成的團隊,以詳細分析該遺址的所有材料。他們的待辦事項清單包括確定化石是否可能含有適合測序的蛋白質或 DNA,重建人族生活的環境,以及研究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這些努力無疑將揭示這家人族新成員的極其詳細的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