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現在已經出土了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舊大陸猴的古老牙齒化石,這些化石比之前發現的遺骸早300萬年。
舊大陸猴原產於今天的非洲和亞洲,包括許多熟悉的靈長類動物,如狒狒和獼猴。與美洲的新大陸猴不同,舊大陸猴的尾巴永遠不是可抓握的,或能夠抓住東西的。
現代舊大陸猴出現在中新世時期,這個時期大約持續在500萬至2300萬年前,並見證了廣闊草原的首次出現。然而,由於非洲陸地上600萬至1500萬年前的化石遺址稀少,猴子的起源以及它們隨後的多樣化方式仍然不確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出土了已知最早的舊大陸猴化石——1250萬年前的牙齒。它們顯然屬於早期疣猴,現存成員包括臭鼬般的黑白疣猴和長鼻子的長鼻猴。[圖片庫:獅尾狒幼崽照片]
“人們可能想知道,僅僅發現一顆臼齒是否真的是早期存在疣猴的令人信服的證據,但這大致相當於一艘墜毀的宇宙飛船作為地球外生命存在的證據一樣具有說服力,”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古靈長類動物學家詹姆斯·羅西告訴《生命科學》雜誌。
這些化石於2006年在肯亞西部的圖根山被發現。該遺址炎熱乾燥的灌木叢地帶是一個難以工作的地方。
“地形經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損壞我們的車輛,我們那年幾乎發現自己被困並耗盡了飲用水,”羅西回憶說。
這些遺骸包括兩顆牙齒——一顆臼齒和一顆前臼齒——可能代表一種或兩種早期疣猴物種,體重約為10磅(4.5公斤)。這些牙齒的形狀表明,這些猴子吃樹葉的時間比它們的現代親戚少,並且可能更多地以種子為食。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發現為了解舊大陸猴出現的背景提供了新的線索。例如,它們揭示了這些早期疣猴顯然與其他更古老的靈長類動物共存,並且與這些舊大陸猴的競爭可能促使其他類群走向滅絕,他們指出。
科學家們補充說,早期疣猴可能以種子和未成熟的水果為生是有道理的。這樣的飲食將有助於驅動腸道進化,以幫助消化這種物質,而腸道反過來又適應於分解現代疣猴經常賴以生存的樹葉。
羅西、希爾和他們的同事克里斯托弗·吉爾伯特於3月18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誌線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版權所有 2013 生命科學,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