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食性恐龍通常能找到足夠的食物,但偶爾它們也會尋找營養補充。來自猶他州的恐龍糞便化石現在揭示,在7500萬年前,一些動物以史前小龍蝦或螃蟹為食。
這項工作表明,大型草食性恐龍有時會啃食甲殼類動物,可能是為了在產卵前為身體補充額外的蛋白質和鈣,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凱倫·欽說。她和她的同事於9月21日在《科學報告》1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保羅·巴雷特說:“這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案例,草食性恐龍用其他東西來補充飲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恐龍飲食的直接證據很難獲得。一些化石動物被發現內臟內容物完好無損,但恐龍糞便化石——恐龍實際吃過什麼的最有說服力的遺骸——非常罕見。“想想牛糞——這些東西在環境中很容易分解,”巴雷特說。研究人員發現的大部分糞便化石,稱為糞化石,都來自肉食性恐龍;由於食肉動物消耗的生物骨骼中的礦物質,這些糞化石比植食性恐龍的糞化石儲存得更好。
欽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草食性恐龍的糞化石。2007年,她報告2在糞化石中發現了腐爛的木頭塊,這些糞化石大約有8000萬到7400萬年的歷史,來自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岩層。她提出,植食性恐龍可能咀嚼木頭是為了尋找在腐爛的木頭裡亂竄的昆蟲和其他生物。
然後,在2013年,她在猶他州南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碑的凱帕羅維茨組中發現了許多類似的糞化石。除了腐爛的木頭外,它們還含有薄而凸起的結構碎片。當欽在顯微鏡下檢查這些結構的切片時,它們看起來非常像甲殼類動物的腿或爪子的外殼。她諮詢了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羅德尼·費爾德曼,費爾德曼證實它們可能來自小龍蝦或螃蟹。
膳食補充劑
在凱帕羅維茨岩石形成的時期,大約在7500萬年前,這裡的景觀是潮溼的亞熱帶環境,很像今天的德克薩斯州海岸。欽認為,當地的恐龍——可能是鴨嘴龍類群,即鴨嘴龍——在海岸線附近尋找膳食補充劑。“你在腐爛的木頭裡會發現很多無脊椎動物,”她說。“那裡有蟲子可以吃,還有腐爛的碎屑——那真是一個富饒的地方。”幫助分解木頭的真菌也會提供額外的蛋白質。
她指出,一些主要以植物為食的現代鳥類在產卵前會新增昆蟲和其他蛋白質來源。“你無法想象一隻20英尺長的鴨嘴龍會去追逐蝴蝶,”欽說。“它們會去一些擁有可預測的、集中的食物來源的地方——比如腐爛的木頭。”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渥太華分館的古生物學家喬丹·馬隆說,腐爛的木頭可能不是恐龍全年主要的食物來源。“鴨嘴龍是它們生態系統中最大的動物之一,因此它們可能無法承受對食物過於挑剔,以免餓死。”
馬隆認為,恐龍可能在覓食時意外地抓到了一兩隻小龍蝦,而不是有目的地尋找甲殼類動物。無論如何,他說,最新的發現“為了解7500萬年前這些動物的生活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視窗”。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首次發表於2017年9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