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球協同努力透過擴大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來減少碳排放,但根據世界觀察研究所昨天釋出的新資料,化石燃料在2012年仍繼續主導全球能源領域。
該組織在一份新的“生命體徵線上”報告中指出,去年煤炭、天然氣和石油佔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的 87%。
世界觀察研究所氣候與能源團隊的研究員米萊娜·岡薩雷斯和馬特·拉基在報告中指出:“這些能源的相對比重一直在變化,儘管只是略微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雖然美國頁岩氣繁榮幫助將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從 23.8% 推升至 23.9%,但煤炭的份額也從 29.7% 增加到 29.9%,因為包括中國和印度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對燃煤發電的需求依然強勁。
報告稱,因此,煤炭有望超過石油,成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一次能源。2012年,僅中國就佔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用於發電。
但天然氣也在顯著增長,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等正在將其能源結構從核電轉向天然氣的國家。“隨著頁岩氣水力壓裂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許多國家因天然氣溫室氣體排放較低而有興趣用天然氣取代煤炭發電,天然氣的使用似乎已準備好增長,”報告指出。
美國將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天然氣產量首次超過30億公噸,標誌著連續第三年產量和消費量雙雙上升。報告稱,除了2009年,當時大衰退導致所有燃料的能源需求下降,自1970年以來,天然氣的使用量一直在穩步上升。
世界觀察研究所稱,石油在美國的產量也大幅增加,儘管在全球範圍內,石油使用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略有下降,從 33.4% 降至 33.1%。報告稱,2012年,美國石油產量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年將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綜合生產國。
報告指出:“因此,[美國] 正在減少這兩種化石燃料的進口量,同時增加天然氣在發電方面的使用量。”
共同作者拉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指出,儘管石油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可能有所下降,但它仍有望成為全球運輸領域的主導燃料,並且未來在絕對數量上將繼續增長。例如,世界觀察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美國去年的石油產量增長了 13.9%,創歷史最高增幅。
他說:“即使天然氣、生物燃料和電動汽車在世界各地許多孤立地區越來越受歡迎,但世界對運輸燃料日益增長的需求可能會使石油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成為主要的能源資源。”
美國煤炭產量下降,而世界產量上升
雖然去年美國天然氣價格跌至接近歷史最低水平,推動了電力公司的大部分燃料轉換,但化石燃料在世界其他地區卻貴得多。例如,在日本,由於依賴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超過每百萬英熱單位 16 美元,是美國消費者支付價格的六倍。
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增長了 2.2%,達到 29.87 億噸油當量 (mtoe),是 1970 年記錄的消費量的三倍多。增幅最大的是美國(2760 萬噸油當量)、中國(1200 萬噸油當量)和日本(1010 萬噸油當量)。
與此同時,在 2012 年,煤炭消費量增長了 2.5%,這主要是由於中國(6.1%)、印度(9.9%)、日本(5.4%)和歐盟(3.4%)的需求增長以及所有市場普遍的價格下跌所推動。但報告稱,與過去十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平均每年增長 4.4% 相比,這一年的增長相形見絀,因為美國已將煤炭消費量削減了近 12%。
與此同時,儘管美國礦場的產量下降了 7.5%,但 2012 年煤炭產量仍增長了 2%。中國去年的國內煤炭產量增長了 3.5%,目前佔全球煤炭產量的 47.5%,其次是美國(13.4%)和印度(6%)。但美國仍然擁有探明煤炭儲量中最大的份額,為 27.6%,其次是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