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體魄:一杯潘趣酒何時有益於腎臟

酒精攝入會增加肝癌、乳腺癌和結腸癌的風險,但似乎能降低腎癌的風險

有些“壞”習慣可能有益於健康,這種觀點並不新鮮。白藜蘆醇存在於紅酒和巧克力中,曾一度被吹捧為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抗氧化劑。紅葡萄酒飲用者歡欣鼓舞,但後來的研究表明,葡萄酒飲用者並沒有更長壽——至少不是因為白藜蘆醇。

腎癌則有所不同。大型研究表明,適量飲酒與降低腎癌風險之間存在真實聯絡:風險降低20-30%,具體取決於性別、年齡和飲酒量。例如,首爾淑明女子大學的營養流行病學家李正恩(Jung Eun Lee)的研究表明,適度飲酒者——每天飲用一杯中等大小的葡萄酒或等量酒精飲料的人——患腎癌的風險降低28%。李正恩說,證據令人信服。“我們發現酒精可以降低腎癌風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其生物學機制仍然是一個謎。假設包括從利尿作用到與雌激素和胰島素等激素的相互作用。弄清楚是什麼預防了腎癌很複雜,因為這種疾病與風險因素的關係錯綜複雜。已知吸菸者以及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人更易患上這種疾病。這三者都與飲酒有關。

利尿假說是最簡單的:透過促進排尿,酒精減少了潛在致癌物在腎臟中停留的時間。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可以透過研究腎細胞癌的相對風險和液體攝入量來檢驗這種聯絡——飲用大量任何液體都應該提供類似的保護。但尚未發現有力的聯絡。液體攝入量似乎無關緊要,但酒精的作用仍然存在。

李正恩說:“我們沒有發現總液體攝入量可以降低腎細胞癌的風險。這可能表明,我們可以排除高總體液體攝入量的稀釋作用。”

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梅奧診所研究腎癌分子流行病學的亞歷山大·帕克(Alexander Parker)補充說,如果僅利尿假說正確,那麼其他利尿劑也應該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一點。“如果這個假說成立,那麼對於膀胱來說也應該如此——液體在膀胱中停留的時間比在腎臟中長得多,”帕克說。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沒有看到酒精對膀胱癌有保護作用,”他說。

另一種可能性是酒精對身體胰島素反應的影響。李正恩說,有證據表明,少量至適量飲酒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而對激素的敏感性差會導致糖尿病。

李正恩說:“鑑於糖尿病與腎臟疾病有關,我們可以考慮這種機制。”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直接研究過這種潛在的聯絡。

性別之戰

一些研究暗示,女性可能比男性從飲酒中獲益更多。男性更容易患腎癌——當將酒精納入考量時,女性的風險似乎甚至更低。

帕克的研究表明,在美國,每週飲用超過三份標準酒精飲品(每份約一杯小杯葡萄酒或一罐啤酒)的女性,患腎癌的機率比從不飲酒的女性降低了一半。飲酒對男性沒有提供保護作用。中國浙江大學研究人員的另一項薈萃分析發現,飲酒的男性和女性患腎癌的風險均低於不飲酒者,但女性的風險降低幅度更大。

因此,女性似乎比男性從保護作用中獲益更多。別急。李正恩2007年的研究與這些發現相矛盾,男性和女性從飲酒中獲益相似(見“同等益處”)。她說:“我們沒有發現性別差異。”

但帕克說,多項研究表明,兩性之間存在一些差異,儘管這些差異可能很小。在他自己的研究中,男性飲酒者相對於不飲酒者的相對風險範圍為0.8至1.5,而女性為0.2至0.9。浙江大學的薈萃分析結果相似,男性為0.69-0.91,女性為0.47-0.76。帕克說,儘管差異幾乎總是很小,但它們一直在顯現。

帕克說:“當12或13項研究中有8、9或10項都看到這種情況時,我們不得不說這看起來很有趣。” 也就是說,可能是迄今為止的研究還沒有足夠的統計能力來真正“看到”差異。“我們仍然沒有足夠大的研究來最終確定它是否存在。如果女性的保護作用更強,那也是輕微的。”

帕克現在正在研究與雌激素聯絡的可能性。當雌激素被代謝時,它會被分解成稱為活性醌的分子,這些分子會損害DNA。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高於男性,因此,如果酒精與這些分子相互作用並阻止它們損害DNA,那麼女性腎癌發病率的降低幅度將大於男性。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帕克正在調查酶中具有基因變異的女性是否代謝酒精,以及她們的腎癌風險是否也存在差異。基因上傾向於快速代謝酒精的女性應該從酒精中獲得的保護較少,因為酒精排出得更快。帕克預計這項研究將在未來六個月內發表。

多少才算足夠?

如果酒精確實具有保護作用,那麼應該喝多少呢?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營養流行病學家艾麗西婭·沃爾克(Alicja Wolk)研究了約59,000名年齡在40至76歲之間的瑞典女性。她的研究發現,每天飲用2.5-4.3克酒精,即每週飲用1-2杯葡萄酒的女性,患腎癌的可能性是不飲酒或每週飲用少於一杯葡萄酒的女性的三分之二。

沃爾克說,一個問題是,酒精的有益作用似乎在較高劑量下消失,是突然消失、逐漸減弱還是僅僅趨於平緩。前兩種情況並不少見。“這在生物學中經常發生,”她說。“例如,對於維生素,你有一個最佳劑量,然後就會過量。” 但很少有資料可以證實或證偽哪種情況是正確的;接受調查的女性中,飲酒量超過每週幾杯的人並不多。

沃爾克發現,與飲酒量較少的女性相比,女性似乎需要每天至少飲用2.5克酒精才能獲得保護。每天飲用超過4.3克酒精的女性所獲得的保護作用並不比每週飲用少於一杯葡萄酒的女性更多。

沃爾克指出,一個混淆因素是,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酒精消費量通常存在差異。瑞典中年女性認為飲酒不如男性同齡人那樣可以接受。她說,年輕的瑞典女性飲酒更多,但這項研究不包括這些年輕群體。沃爾克的研究使用了自我報告的資料,並沒有區分偶發性飲酒和日常適量飲酒。要確定飲酒行為是否會產生影響,需要更靈敏的攝入量衡量標準。

沃爾克說,她只能推測生物學機制可能是什麼。一個潛在的線索是,酒精似乎對超重女性具有更強的保護作用。這可能指向酒精與甘油三酯、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胰島素之間的聯絡。此前,研究發現飲酒的絕經後婦女的上述各項指標水平均有所下降。

帕克補充說,酒精有可能以某種方式與其他飲食中的物質相互作用,或者酒精飲料的型別可能是一個因素。他說,這些影響很難理清。李正恩2012年的薈萃分析表明,啤酒、葡萄酒或烈酒的保護作用沒有顯著差異。

情況進一步複雜化,因為腎癌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幾種疾病。透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型別,約佔病例的70%。關於較罕見的型別(如乳頭狀腎細胞癌)的資料很少。帕克補充說,不同的癌症具有足夠的異質性,以至於酒精的保護作用可能不適用於所有癌症,而且由於某些型別的腎癌非常罕見,因此病例對照研究和佇列研究很難進行。2015年,美國約有62,700例各種型別的腎癌病例。乳頭狀細胞型別僅佔其中的約十分之一;其他癌症甚至更少見。

李正恩指出,腎癌研究主要在歐洲和北美進行。儘管美國的研究包括一些非裔美國人,但尚不清楚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全球人口。“人們會想,這是否適用於中東人?亞洲人?我們需要一個更大的聯盟或研究,其中也包括非裔美國人,或亞洲人,或東亞人,”她說。

區分不同風險因素的影響也很重要。李正恩指出,她2007年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吸菸者、體重指數高的人和高血壓患者中,酒精仍然保持其保護作用。但是,要檢查風險因素的不同組合(例如,吸菸和肥胖與單獨吸菸相比),將需要不同的統計方法。然而,為腎癌的深入流行病學研究尋找資金可能很困難,因為這種疾病不像其他癌症那樣常見,也不像神經膠質瘤或肝癌或胰腺癌那樣致命。“腎癌處於這種兩難境地,”帕克說。

李正恩希望在韓國等國家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揭示種族群體之間的任何差異,並研究更多飲用較高劑量酒精的女性,以調查性別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是否適用於重度飲酒者。

與此同時,帕克對未來癌症遺傳學研究可能產生一些見解持樂觀態度。“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他說。“酒精似乎具有保護作用,但也許它針對的是某種分子型別。環境是另一個因素;可能存在一些基因-環境相互作用。”

酒精與其他一些生活方式因素的結合完全有可能是關鍵。帕克將此與白藜蘆醇進行了類比,白藜蘆醇曾經被吹捧為心臟病的保護者。最初發現的問題可能是,紅酒消費可能涉及許多共同因素。“也許他們非常放鬆,所以沒有心臟病問題,”他說。在這種情況下,紅酒可能與幸福感或通常可以減輕壓力的習慣有關。也許與紅酒搭配的食物之間存在某種相互作用。對於腎癌來說,問題是相似的——是酒本身具有保護作用,還是僅僅是與之相關的美味佳餚和美好時光?

本文最初以 自然瞭望:腎癌 的一部分發表,這是《自然》雜誌的增刊。《自然瞭望》由衛材株式會社贊助。《自然瞭望》的所有內容在編輯上獨立於贊助商,除非明確標記為推廣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