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動物會避免撞到東西。但是經驗法則,就像不熟練的木匠的實際拇指一樣,是用來打破的。因此,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驚訝地發現,某些動物的視覺系統實際上使它們環境中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更高,而不是更低。
隆德的科學家們長期以來對昆蟲如何看待世界,不,是宇宙,感興趣。該團隊的一些成員參與了去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論文《蜣螂利用銀河系導航》,該論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這些甲蟲抬頭看,看到星河,然後想,“這就是我的方式。”
隆德的新研究工作觀察了作為飛行生物代表的熊蜂如何在動態流動的空氣中移動,以及斑馬魚(游泳者陣營的代表)如何在動態流動的液體中找到方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正如預期的那樣,蜜蜂調整了它們的飛行以避免與物體接觸。另一方面,魚“更靠近提供最強視覺反饋的牆壁”。這句話引自《生物學快報》中對這項研究的描述,標題為“動態流體中自身運動的控制:魚類與蜜蜂的做法不同”。這是一個不錯的標題,但它有點洩露了結局,就像電影如果被稱為《飢餓遊戲:別擔心,凱特贏了》一樣。
當然,如果 Nasonex 商業廣告教給我什麼的話,蜜蜂會在陽光斑駁、天空晴朗、鮮花盛開的世界中飛來飛去。但魚類經常在能見度有限的渾濁海水中艱難跋涉。因此,如果它們看到海邊的貝殼,它們似乎會遊向它們,接受碰撞的風險,以換取擁有地標來確定它們的確切位置。
那麼,總而言之,蜜蜂像查爾斯·林德伯格一樣飛來飛去,從高處俯瞰,同時避開路徑中的任何障礙物。與此同時,魚類在進化上採用了那些 15 世紀歐洲探險家的策略,他們將航行限制為沿著非洲西海岸緩慢向南移動。他們的座右銘是:“我寧願撞上大陸,也不願在海上迷路。”
說到撞到東西,猶他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和政府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智慧手機應用程式,用於報告特殊型別的不愉快駕駛體驗事件,其中一方最終腎上腺素飆升,另一方則魂歸西天。該應用程式名為 WVC Reporter,其中“WVC”代表“野生動物-車輛碰撞”。
野生動物機構的人員和科學家目前嘗試透過四處旅行並記錄他們觀察到的事物來統計死亡人數。一些州也有報告路斃動物的網站。但是,基於智慧手機和眾包系統記錄這些頻繁事件的方法可以成倍地(我的意思是真的成倍地)增加可用於跟蹤這場屠殺的資料。
這真是一場血腥的混亂。猶他州小組在一篇描述其應用程式的《PLOS ONE》雜誌論文中表示,在美國,每年有多達 200 萬次大型動物與駕駛員之間的臨時遭遇。這個數字僅限於大型動物,不包括我乘坐大眾 Rabbit 撞到一隻真正的血肉之軀的兔子的那次。
猶他州應用程式的發明者還引用了美國每天有 100 萬隻脊椎動物被路殺的資料,這是一場每天因車輛而起的、油膩汙穢、被掏空內臟的《格爾尼卡》。每年約有 200 人因此喪生:麥克卡車撞上騾鹿是一回事,迷你庫珀撞上駝鹿又是另一回事。因此,人們從開明的自身利益出發,試圖減少這些高速公路上的陰暗事件。
如果很多人可以使用智慧手機玩《憤怒的小鳥》,那麼也許幾十萬公民可以點選他們的移動裝置(不要在駕駛時)來有效地幫助研究人員將死掉的負鼠變成資料點。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知道在哪裡安裝圍欄和綠道,以保持美國汽車格柵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