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住民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

許多美國原住民部落已經啟動了適應全球變暖的努力

當奎勒特民族的長老克里斯·莫根羅思三世在華盛頓州拉普什長大時,一年級的學生會在海灘上度過課間休息時間,那裡離岸幾英里處,茂密的巨藻床在水下搖曳。今天,這些巨藻床幾乎消失殆盡。

在阿拉斯加州的小基普努克,洪水正在侵蝕靠近17歲納爾遜·卡努克家庭住宅的河岸。他說,去年,10英尺的河岸消失了,吞噬了一條海岸線小徑。

在華盛頓州的奧林匹克山脈,奎納爾特印第安民族主席福恩·夏普想知道冰川的退縮將如何影響奎納爾特河的鮭魚。去年秋天的一次直升機飛行顯示,安德森冰川的蹤跡全無,而當藍背鮭魚來產卵時,它會向河流輸送涼爽的融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的心都沉了,”夏普說。“我無法想象要如何向下一代奎納爾特人解釋我們美味的藍背鮭魚是什麼味道。那是我們身份的核心部分,冰川保持著水溫的涼爽,水位也處於適當的位置。現在它消失了。”

他們的經歷並非獨一無二。對於美國印第安部落和土著群體來說,氣候變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威脅,正在改變他們世代熟悉的地貌。

現在,越來越多的部落領導人選擇正面迎接挑戰,尋找應對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以及植物、動物和魚類種群遷移的策略。許多人認為他們在這項任務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我們不僅僅是圖示,”華盛頓州馬卡部落主席邁卡·麥卡蒂說。“我們不是街頭民族食品中的另一種風味。我們的民族長期觀察具有科學價值,我們的人民經歷了什麼,才能在強加於我們的變化中生存和適應。”

擔心氣候變化會侵蝕進步
麥卡蒂是本週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一次氣候變化會議的組織者,該會議彙集了來自美國及其太平洋島嶼保護區和領地的沿海美國印第安人和土著群體。

他說,他對辯論氣候變化是否是現實不感興趣。相反,本週的討論集中在將部落、科學家、聯邦機構和非營利組織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討前進的道路。

對於華盛頓州的尼誇利印第安部落來說,這條道路是努力恢復其同名流域的自然輪廓。該部落與尼誇利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合作,清除了數千英尺曾經轉移河流的堤壩,恢復了為農業用途而改造的區域,並恢復了900多英畝的鹽沼。

“我們讓尼誇利的心臟再次跳動,”該部落的自然資源主管大衛·特魯特說。“透過恢復創造的小口袋區域為幼年鮭魚提供了獨特的庇護所。”

但特魯特擔心氣候變化會抹去一些成果。科學家預測,普吉特海灣的水位將在未來10到15年內上升12到14英寸。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創造的獨特棲息地將會消失,”他說。

現在,雄心勃勃的尼誇利部落正在推動州交通運輸部拆除支撐5號州際公路跨越尼誇利三角洲的堤壩,用橋墩取而代之,允許海水流入內陸。

這將使新的內陸沼澤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而形成。它還將消除鮭魚現有的瓶頸,鮭魚被迫透過支撐州際公路的堤壩上一個相對較小的開口,河流由此流入三角洲。

遷往更高的地方
在更遠的北部,奎納爾特人正在試圖瞭解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他們恢復奎納爾特河珍貴的藍背鮭魚的長期努力,這是一種傳統的自給自足食物,也是該部落以“奎納爾特驕傲”標籤出售的收入來源。

 

“科學家和地貌學家說,河道不會自行癒合,”該部落的漁業政策發言人埃德·約翰斯頓說。“我們制定了一項恢復計劃,我們已經進行了三四年。我們使用最新的科學技術,結合工程原木堵塞和其他結構來保護河流的特定區域,使其開始以一種在洪水高發時不會那麼蜿蜒的方式流動。”

但安德森冰川的退縮只是奎納爾特土地上氣候變化的眾多跡象之一。

“我們一直在收集一些零星的資訊,”約翰斯頓說。“缺氧”——死區——“在過去10年裡出現。有害藻類在過去10到15年裡出現。我認為這些都是一些小小的指標,表明這有些不同。”

由於他們預計海平面會上升,奎納爾特人,像他們的鄰居霍赫部落和奎勒特部落一樣,正計劃將他們的一些定居點遷往更高的地方。

部落面臨的困難是實際的。但他們也在努力解決紮根於其文化的哲學問題,在這些文化中,口頭傳統使幾代人以前的生活記憶和知識得以延續。

“做一個好的祖先意味著什麼?”麥卡蒂說。“‘成為’一個好的祖先意味著什麼?”

在國外受到歡迎,在國內受到抵制

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正試圖與州和聯邦機構談判達成可接受的夥伴關係。

雖然像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這樣的機構的地方分部在本週的會議上受到了熱烈的公開讚揚,但關係並不總是那麼順利。

在奎納爾特於2008年通過了一項全面的氣候變化政策後,部落領導人前往波蘭波茲南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希望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進行交流。

“當我們到達美國的門口時,我們受到了‘6英寸’的待遇——門打開了6英寸,他們問‘你們想要什麼?’”夏普說。“當我們去丹麥和德國時,大門是敞開的。他們給我們餅乾。他們想好好談談氣候變化。”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授權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