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狗主人都知道狗狗可以學會家規——當它違反規則時,隨後的搖尾乞憐通常足以確保迅速獲得原諒。但很少有人停下來問,為什麼狗有如此敏銳的對錯感。當研究人員合乎邏輯地在我們最親近的親戚身上尋找與我們自身相似的特徵時,黑猩猩和其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經常登上新聞,揭示了它們對公平本能的證據。但我們的研究表明,野生犬類社會可能更適合作為早期原始人群的類比——當我們研究狗、狼和土狼時,我們會發現暗示人類道德根源的行為。
正如我們在《野性正義》一書中所定義的那樣,道德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利他行為,旨在培養和規範社會互動。這些行為,包括利他主義、寬容、合作、寬恕、互惠和公平,在狼和土狼彼此玩耍時的平等主義方式中顯而易見。犬科動物(犬類動物)在玩耍時遵循嚴格的行為準則,這教會了幼犬社會交往的規則,使其社會得以成功。玩耍還在群體成員之間建立信任關係,從而實現勞動分工、等級制度以及在狩獵、撫養幼崽和保衛食物和領土方面的合作。由於這種社會組織與早期人類的社會組織非常相似(正如人類學家和其他專家認為的那樣),研究犬科動物的玩耍行為可能會讓我們一窺允許我們祖先社會成長和繁榮的道德準則。
遵守規則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犬科動物和其他動物進行玩耍時,它們會使用諸如用力咬、騎跨和身體撞擊等動作,這些動作很容易被參與者誤解。然而,我們其中一人(貝科夫)和他的學生多年來一絲不苟的影片分析表明,個體在玩耍時會仔細協商,遵循四條通用規則來防止玩耍升級為打鬥。
成年狼在與幼犬玩耍時會控制自己的力量,保持遊戲的趣味性和對每個人的公平性。圖片來源:Mark Raycroft Getty Images
清晰溝通。 動物宣佈它們想玩耍而不是打鬥或交配。犬科動物使用鞠躬來請求玩耍,它們的前肢蹲伏,後腿站立。鞠躬幾乎完全在玩耍時使用,並且高度刻板——也就是說,它們看起來總是相同的——因此“和我一起玩”或“我還想玩”的資訊很明確。即使個體在玩耍鞠躬之後做出看似具有攻擊性的動作,例如露出牙齒、咆哮或咬人,但其同伴表現出順從或迴避的情況也僅佔 15% 左右,這表明它們相信鞠躬所傳達的資訊,即隨後的任何行為都是為了好玩。彼此誠實溝通的信任對於一個順利運作的社會群體至關重要。
注意禮貌。 動物會考慮其玩伴的能力,並進行自我設限和角色互換,以創造和維持平等的地位。例如,土狼可能不會像她能做到的那樣用力咬一個更小、更弱的玩伴,從而限制自己以保持公平。而地位較高的群體成員可能會進行角色互換,翻身仰臥(這是順從的標誌,她在真正的攻擊中永遠不會表現出來),讓地位較低的玩伴有機會“獲勝”。人類兒童在玩耍時也會這樣做,例如,在模擬摔跤比賽中輪流制服對方。透過以這種方式保持公平,群體中的每個成員都可以與其他每個成員一起玩耍,發展溝通技巧並建立使群體具有凝聚力和強大的紐帶。
承認錯誤。 即使每個人都想保持公平,玩耍有時也會失控。當動物行為不當或意外傷害其玩伴時,它會道歉——就像人類一樣。在猛烈咬了一口之後,鞠躬會發出資訊:“對不起,我咬得太重了——無論我剛才做了什麼,這仍然是玩耍。別走;我會公平地玩耍。”為了讓玩耍繼續下去,另一方必須原諒錯誤行為。寬恕幾乎總是被給予;理解和寬容在玩耍以及日常群體生活中都很豐富。
誠實。 道歉,就像玩耍的邀請一樣,必須是真誠的。繼續不公平地玩耍或傳送不誠實訊號的個體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排斥。這會產生比僅僅減少玩耍時間更大的後果;例如,貝科夫的長期實地研究表明,不公平玩耍的幼年土狼最終會離開它們的群體,並且死亡的可能性是那些留在群體中的個體的四倍。違反在玩耍期間建立的社會規範不利於延續自己的基因。
因此,公平競爭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進化適應,它允許個體形成和維持社會聯絡。犬科動物,像人類一樣,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網路,並遵守維持穩定社會的行為準則,這對於確保每個個體的生存是必要的。
基本的公平規則指導著社交玩耍,類似的規則也是成人之間公平的基礎。這種道德智慧在野生犬科動物和家養狗身上都非常明顯,可能與我們早期人類祖先的道德智慧非常相似。正是這種是非感可能使人類社會得以蓬勃發展並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