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測試在預防兒童性虐待方面展現希望

我們現在可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判斷某人對什麼有性趣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我們社會中誰對兒童有性吸引力,我們有權知道嗎?德國哥廷根喬治-奧古斯特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可能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陰莖勃起測量法(也稱為陰莖體積描記法)被認為是測量男性性喚起,特別是諸如戀童癖(即對青春期前兒童,大致3至10歲兒童的性趣)等異常性興趣的金標準。該測試包括使用氣密玻璃管測量受試者陰莖中的血液量(或者反過來,用水銀應變計測量陰莖周長),同時向他展示一系列兒童和成人的影像,以及描述相應性行為的音訊故事。

陰莖勃起測量法通常用於法醫學環境中,評估性犯罪者的性興趣,以確定其再次犯罪的風險。正如人們可以想象的那樣,性犯罪者往往不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性偏好,這使得陰莖勃起測量法更加重要。然而,它受到了批評,因為對於個人來說,每次連續評估時,該測試可能變得更容易被欺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大腦掃描作為評估性興趣的診斷工具具有很大的前景,因為研究已經記錄了參與性喚起的大腦區域的可靠網路。當前的研究更進一步,透過測試大腦功能啟用是否可以用來推斷某人對什麼有性趣,而無需他們知曉

這是透過潛意識地呈現性影像來實現的。研究參與者非常短暫地(483毫秒,大約半秒)看到圖片,然後是另一張圖片,或者“掩碼”,用於破壞視網膜和視覺皮層之間的通訊。結果,觀看者無法操縱他們的反應,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所看到的內容。

二十四名健康、異性戀、非戀童癖男性參加了當前的研究。所有人在觀看女性和男性的色情和裸體、非色情影像時都接受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一半人看到的掩碼是無生命物體的圖片;另一半人看到的掩碼是他們剛剛看到的影像的加擾版本。

研究人員沒有發現看到由無生命物體組成的掩碼的那組有任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效應,但看到加擾掩碼的那組確實表現出表示性喚起的啟用模式,儘管他們沒有認出他們所看到的東西。這表明,可能可以秘密地監視一個人在性方面感興趣的東西,超出他們的控制或操縱。

由於研究的樣本量很小以及使用了未經校正的統計資料,因此需要謹慎,這並不能排除假陽性的可能性。然而,這項工作確實為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應用於診斷戀童癖以及其他異常性興趣(如戀暴行癖,即對強姦的性偏好)提供了希望。

如果此類測試成為可能,那又會如何?任何此類測試只有在參與者同意並且受試者知道他們將看到什麼的情況下才是道德的。例如,如果一名患者有虐待兒童的既往史,我們需要考慮到他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以及即使在潛意識中接觸到兒童的穿衣影像也可能會增加這種風險。儘管在法醫學之外的各種情況下強制進行測試可能很誘人,但我們必須首先退後一步,問問自己這樣做可能會損失和獲得什麼。

皇家渥太華醫療保健集團的法醫研究主任邁克爾·C·塞託 (Seto)估計1%的人口是戀童癖者,因此從統計學上講,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認識某個對兒童有性吸引力的人。然而,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要認識到戀童癖和兒童性虐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為許多戀童癖者從不按照他們的慾望行動,也不看兒童色情製品,因為他們明白性虐待的後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儘管人們曾經認為對兒童的性興趣是童年時期性虐待的結果,但當前的研究表明,戀童癖是生物性的,而不是後天習得的,並且由於大腦結構功能的關聯差異,它顯然是不可改變的。此外,最近的一項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表明,未犯罪的戀童癖者比已犯罪的戀童癖者具有更大的抑制控制能力,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更能成功地避免虐待兒童。

作為一名曾在研究和臨床方面與戀童癖男性合作過的人,我認為早期識別和預防對於降低兒童性虐待的發生率至關重要。這包括為未犯罪的戀童癖者提供支援,這樣他們就不會犯罪。我們必須鼓勵就這個問題進行公開的、基於事實的對話,因為情緒化、自以為是的做法會使其轉入地下。現實情況是,避免不舒服的談話只會讓我們的社會對兒童更不安全。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Debra W. Soh, PhD, writes for The Globe and Mail and Playboy, and has a forthcoming podcast with Jonathan Kay titled "Wrongspeak." Follow her on Twitter @DrDebraSoh.

More by Debra W. So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