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降雨可能損害牧區

乾溼期之間更大的波動使得草地生長困難,這對世界各地的牧場構成挑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根據美國、澳大利亞和巴西學者團隊收集的資料,全球近一半的牧場正經歷明顯的降水變化,增加了全球放牧和畜牧社群的風險。

這項由明尼蘇達大學環境研究所領導並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依賴於 1901 年至 2014 年的氣候資料,繪製了全球主要牧區降水變率趨勢的全球地圖。

研究表明,雖然一些牧區的降水變率有所下降,但主要的趨勢是降水波動性增加。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全球範圍內,與全球陸地表面積的平均水平相比,牧場年際降水變率增加了約 25%,其中 49% 的牧場面積的變率增加,而 31% 的牧場面積的變率減少。

這些發現可能對全球約 8 億依賴放牧牲畜為生並以此保障糧食安全的人口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在好季節,草和其他植物茂盛,支援著強壯的畜群。在壞季節,系統會遭受損失,依賴它的人們也會遭受損失。好年景和壞年景之間的區別是什麼?一個重要且日益動盪的因素是降水。”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明尼蘇達大學全球景觀倡議的博士後研究員林賽·斯洛特表示,這項研究工作“使我們能夠識別出經歷了巨大變化的牧場,並向那些設法在變率增加的情況下良好適應的地方學習”。

明尼蘇達研究小組的聯合主任保羅·韋斯特表示,這些發現尤其重要,因為世界上許多牧場被認為是邊緣土地,這意味著它們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因為它們要麼太乾燥,要麼土壤貧瘠。

韋斯特說:“即使是降雨量的微小變化也會使它們面臨更大的風險。” 此外,更大的降水變率對邊緣土地構成最大的影響。這些土地往往由依靠牲畜獲取收入和維持生計的小農戶和牧民持有。

研究合著者、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馬里奧·埃雷羅表示,這項研究加強了“從澳大利亞到中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美洲,全球範圍內的放牧都可能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觀點。

在全球範圍內,變率增幅最大的一些地區包括中亞、澳大利亞北部、非洲薩赫勒地區和南美洲部分地區。在美國,內陸西部和下加利福尼亞州的降水變率有所增加,而大平原地區的變率有所下降。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E News 許可。E&E 在www.eenews.net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Daniel Cusick cov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He joined E&E News in 2003 and has filed news stories from South Florida to Northern Minnesota. He has reported from more than a half dozen hurricane recovery zones and documente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resilience and energy transitions in East Africa. He lives in Minneapolis.

More by Daniel Cusick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