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破碎的政府政策制定流程

提高透明度並限制遊說者的影響力將促進更好的長期戰略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華盛頓政策制定流程的崩潰有四種表現。首先是長期無法關注下一次選舉之後的事情。“立即上馬”的專案擠佔了對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的重要長期戰略的關注。其次,大多數關鍵決策都是在國會幕後透過與遊說者的談判做出的,而遊說者同時資助國會競選活動。第三,技術專長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或繞過,而氣候科學家等專家群體被《華爾街日報》虛假且魯莽地貶低為追逐聯邦撥款的陰謀利益集團。第四,公眾幾乎無法追蹤和評論正在國會或聯邦機構中推進的複雜政策提案。

這些失敗對可持續發展挑戰造成了特殊的損害,因為對於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挑戰,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我們沒有獲得採用低碳能源、升級電網、鼓勵電動交通等長期戰略,而是獲得了舊車換現金補貼、玉米乙醇補貼以及其他由大規模遊說活動促成的無效且成本高昂的非解決方案。

一些自由市場經濟學家表示,可持續發展應交給市場,但現在的市場沒有提供減少碳排放的激勵。即使透過碳稅或碳排放許可證對碳排放徵稅也不夠。對更可持續能源至關重要的主要技術的開發和部署——例如核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物質轉化和交通基礎設施——都是系統設計問題,需要公共和私人決策相結合。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天的問題在於政策挑戰。當我們讓私營部門介入公共決策時,我們最終會面臨無情的遊說、金錢驅動的政治、在位利益集團對新技術的壓制,以及有時缺乏嚴謹科學內容的糟糕選擇。企業和政府如何在不使政策淪為特殊利益集團的犧牲品的情況下協同工作?

首先,政府應在可持續發展的每個主要領域啟動更加開放、透明和系統的公私政策制定流程。優先事項最高的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以及碳捕獲和封存。將在每個領域設立一個高級別圓桌會議,可能在國家科學院的主持下,由私營企業、非政府組織、政府官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代表組成。會議程式將向公眾開放,基於網路,並允許相關方提交意見和證詞。每個圓桌會議將在 6 到 12 個月內準備一份報告,其中包含技術概述和政策選項,供總統和國會參考。其次,政府將準備立法草案,並邀請圓桌會議的專家和公眾透過基於網路的提交方式提出意見。第三,國會流程也將獲得網路支援。聽證會和證詞將向公眾開放,網站將鼓勵評論和補充證據。

這些措施將為政策制定流程注入更多的問責制和技術專長,並有助於控制遊說活動。它們將向公眾開放政策制定流程,以確保充分和積極的討論。它們將迫使政府和國會對每個領域的技術知識進行系統審查,以此作為政策制定的基礎,而不是讓玉米制乙醇生物燃料等誤導性政策在沒有公眾監督的情況下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補貼。

目前,遊說者仍然可以向國會競選活動和政治行動委員會大量捐款。包括金融、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在內的最大遊說部門已花費數十億美元來推行有利於狹隘利益而非更廣泛公共利益的政策。改革的一個重要步驟是禁止註冊遊說公司僱用的個人進行競選捐款。個人進行競選捐款的權利不會受到侵犯,但他們必須在遊說活動和個人對政治程序的財政捐款之間做出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