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威廉姆斯當時正在南非普萊滕貝格灣使用無人機跟蹤一條大白鯊,這時她看到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當這隻掠食者經過一群肉質鰺魚時,它們並沒有轉身逃跑。相反,它們積極地追逐鯊魚——並開始用身體摩擦鯊魚的尾巴,就好像它是一塊去角質浮石。“突然之間,魚開始在鯊魚身上摩擦,”邁阿密大學的海洋生物學研究生威廉姆斯說。“我們當時都驚呆了。”
隨著野外研究季的進行,威廉姆斯和她的研究生同事亞歷山德拉·安斯特特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到這種行為。“我們只是碰巧看到了它,”安斯特特說。儘管在鯊魚身上摩擦並非研究人員的重點,但她們偶然的觀察“引發了大量問題”,她說。畢竟,“你不會看到獅子的獵物去蹭獅子。”
過去的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包括鯊魚在內的許多海洋生物會在沙子和岩石上摩擦——據推測是為了去除寄生蟲和細菌。在少數情況下,梭魚曾被目睹在海龜身上摩擦。但是,儘管潛水員、漁民和科學家們都曾軼事般地報告過魚類在鯊魚身上摩擦的情況,但從未有人對這種特殊行為進行過正式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威廉姆斯和安斯特特彙編了她們能夠找到的所有關於鯊魚摩擦的記錄,並在10月份線上發表在《生態學》雜誌上。正如她們報告的那樣,魚類在鯊魚身上摩擦是一種比之前認識到的更為普遍和廣泛的行為——這表明了一種有趣的新型生態關係,科學家們現在可以開始探索。“這是一種非常普遍、常見的行為,”威廉姆斯說,“因此它一定服務於某種生態功能,才會在如此多的物種中進化出來。”
她和安斯特特與來自多個國家和非營利組織的專家合作,收集了關於這種行為的記錄,包括無人機拍攝的影片、照片、潛水員影片和軼事報告。她們最終彙編了47起事件,涉及8種不同的鯊魚被12種魚類和1種鯊魚(後者是絲鯊,被觀察到在鯨鯊身上摩擦)摩擦。這些例子跨越了三大洋的13個地點,從馬薩諸塞州到墨西哥,從加拉帕戈斯群島到加利福尼亞。
摩擦事件的持續時間從短暫的8秒到超過5分鐘不等。有時只涉及一條魚;有時則有一整群100條或更多的個體參與。一些鯊魚似乎並不在意自己被當作活著的撓癢癢工具,而另一些鯊魚——特別是某些大白鯊——則扭動、擺動身體或進行螺旋式俯衝,似乎試圖甩掉其他魚。有些出乎意料的是,研究人員從未觀察到任何鯊魚試圖吃掉這些膽大的魚。威廉姆斯和安斯特特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鯊魚通常會避免追逐健康的獵物,而是專注於更容易得手的目標,這樣捕捉起來更省力。“這可能僅僅是能量守恆的問題,”威廉姆斯說。“或者也可能我們只是從未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以目睹”魚被追逐和吃掉的情況。
獨立動物行為生物學家、《魚知道什麼》的作者喬納森·巴爾科姆說,“很高興看到這些初步的努力來描述、量化和解釋”魚類和較小的鯊魚在較大的鯊魚身上摩擦的現象。“作為一項普遍的觀察,這種摩擦行為與魚類的意識、智力和機會主義相符,越來越多的關於魚類認知和情感能力的研究表明了這一點,”巴爾科姆補充道,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
他繼續說,研究作者沒有提到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魚類可能為了簡單的快樂而在鯊魚砂紙般的皮膚上摩擦。“陸地動物喜歡在粗糙的物體上摩擦身體以緩解瘙癢,這幾乎不是什麼秘密,”他說,並且“軼事和科學證據都支援觸控在減輕魚類壓力和其他類群中的治療作用。”
作者承認,這項研究提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問題要多得多——包括鯊魚是否從摩擦中獲得任何益處或傷害,以及為什麼魚類專門選擇鯊魚來摩擦,而不是堅持使用惰性的(並且似乎更安全的)岩石或沙子。
最終,威廉姆斯和安斯特特希望她們的研究能夠激起其他科學家對調查這些問題的興趣,同時也加強公眾對海洋生物的興趣。“無論其意義可能是什麼,因為這種行為很容易被看到,這是一種讓其他人對自然世界感到興奮的方式,”威廉姆斯說。“能夠分享我們對鯊魚和海洋環境的熱愛,這是一種快樂。”
本文的一個版本,標題為“鯊魚的感受”,被改編收錄在《大眾科學》雜誌2022年2月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