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卵在鴨子體內奇妙之旅中倖存

新的研究表明魚類可能傳播到遙遠水域的一種方式

托馬斯·福克斯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推測,魚卵搭乘水禽的羽毛或腳到達偏遠的湖泊和池塘。但根據7月份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結果,至少一些魚卵的運輸方式可能更為親密:這項新研究首次提供了證據,表明被鳥類吃掉並排洩出來的軟膜魚卵仍然可以孵化成活潑的幼魚。

“以前從來沒有人真正想到過鳥類的腸道,因為我認為這相當荒謬,”共同作者、匈牙利德布勒森多瑙河研究所的生態學家奧爾索利亞·文策說。“我們曾希望找到一些東西,但我們仍然認為這非常不可能。” 研究人員確實在2019年從天鵝糞便中孵化出了一條鱂魚卵——但鱂魚卵異常耐寒,能夠承受長時間的脫水。

文策和她的同事假設,普通魚卵可能能夠在被食用後存活下來,因為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亞當·洛瓦斯-基斯觀察到軟植物材料在鳥類糞便中仍然存活。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驗證他們的預感,研究人員從當地的飼養員那裡獲得了八隻圈養的綠頭鴨,並從一家水產養殖研究所獲得了兩種鯉魚的卵。在兩個獨立的實驗中,他們強迫每隻鴨子分別攝入三克來自每種魚類的受精卵(每次約500個卵)。對鳥類糞便的檢查顯示有18個完整的卵,研究人員將這些卵放入水族箱中。其中12個卵有存活的胚胎,3個孵化成了正常的幼魚。

羅馬尼亞巴貝什-博利亞伊大學的生態學家蒂博爾·哈特爾說:“對我來說,這項研究表明,有些科學問題可以產生有見地的結果,同時可以在簡單、易於理解和[易於]重複的實驗設定中實施。”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文策和她的同事懷疑,在野外,條件更有利於保持卵的健康,成功率會更高;他們希望在未來的實驗中驗證這一想法。他們還計劃對更多種類的魚類進行後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