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吃掉自己巢穴中的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ANDREW DEWOODY,普渡大學

雄性淡水魚會熱情地守護著它們受精的卵巢,但這並不能阻止它們在飢餓時吃掉一些卵。普渡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了這種同類相食的行為,他們在本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描述了這一發現,他們使用了基因指紋技術。

事實上,大多數淡水魚透過體外受精繁殖:雄魚築巢,雌魚在巢中產卵,然後雄魚將精子灑在卵上。在幼魚孵化之前,雄魚會勤奮地照料巢穴(見圖片),保護它免受捕食者的侵害,並扇動尾巴為卵充氧。在此期間,雄魚不能讓巢穴無人看管。因此,為了生存,它會吃掉巢穴中的一些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Andrew DeWoody和他的同事想知道,這些雄魚是否可以區分它們受精的卵和被其他魚“播種”的卵,並且更喜歡後者作為食物。DeWoody解釋說:“偶爾會有第二條雄魚加入產卵對,”並試圖從主要的雄魚那裡“偷”走受精機會。”為了找出答案,該團隊捕獲了幾條雄性鰁魚和太陽魚,並從它們的胃中提取了未消化的卵。然後,他們將成年魚的DNA與攝入的胚胎的DNA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雄魚吃掉了自己的後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