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實用微波激射器(微波雷射器)問世

這一物理學成就實現了60年的承諾,並可能徹底改變通訊和太空探索

傑夫·布魯姆菲爾德,來自自然雜誌

物理學家們利用備用化學品、從eBay上購買的雷射器以及深夜爭吵帶來的煩惱,製造出了世界上首個室溫微波雷射器。

這一成就距離首批笨拙的此類裝置問世已有近60年,並可能徹底改變通訊和太空探索。這項工作本週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雷射器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微波雷射器,即激射器。早期的激射器機器在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和美國率先構想,體積相當於一個五斗櫥。它們只能產生幾納瓦的功率,嚴重限制了它們的用途。

由於這種障礙,該領域的大多數人放棄了激射器,轉而研究雷射器,後者使用相同的物理原理,但使用的是光而不是微波。雷射器現在被廣泛應用於從眼科手術到CD播放器的各種領域。

可憐的激射器在默默無聞中繼續存在。它只找到了一些小眾用途,例如增強來自遙遠航天器的無線電訊號——包括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這些激射器只有在冷卻到絕對零度以上十度以下時才能工作,而且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它們的功率也遠不如雷射器。

粉紅色的力量
但英國泰丁頓國家物理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馬克·奧克斯伯勒想知道,含有有機分子並五苯的晶體是否可能帶來突破。他偶然發現了一篇由日本研究人員十年前發表的出版物,該出版物表明,當並五苯中的電子被雷射激發時,它們會進行配置,使該分子可以作為激射器工作,甚至可能在室溫下工作。

奧克斯伯勒招募了兩位同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材料科學家喬納森·布里茲和尼爾·阿爾福德——開始測試這一建議。他從帝國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借了一些備用的並五苯,並將其與另一種名為對三聯苯的有機分子一起煮。結果是一個幾釐米長的粉紅色晶體。

接下來,該團隊需要一個強大的雷射器。奧克斯伯勒在eBay上找到了一臺舊的醫用雷射器,並開車到倫敦北部的一個倉庫將其取走。但是研究人員充滿了疑慮——整件事似乎太容易了。奧克斯伯勒承認他對這個實驗感到有些膽怯。“大約三天,我本來可以做到,但我沒有勇氣按下那個按鈕,”他說。

最終的推動力來自於與妻子的爭吵。有些人可能會在酒吧裡消沉,“我把去實驗室當成一種治療方式,”奧克斯伯勒說。“我說,‘好吧,管它的,我們試一下。’而且它第一次就成功了。”

激發態
雷射使並五苯分子激發到一種稱為亞穩態的能級。然後,透過晶體的微波觸發分子弛豫,釋放出相同波長的級聯微波。

這與光學雷射器的原理相同。“從中發出的訊號非常巨大,”奧克斯伯勒說,大約是現有激射器的 1 億倍。獨自在實驗室裡,“我罵了很多,並在走廊裡走了大約五次,自言自語。”

“這是一項相當大的成就,”曾幫助開發最早的固態雷射器的退休物理學家西里爾·希爾瑟姆說。“它展現了偉大的原創性和強大的能力。”

希爾瑟姆說,奧克斯伯勒的裝置可以簡化和改進激射器。從長遠來看,它可以在通訊中找到用武之地,但首先需要進行改進。

奧克斯伯勒同意,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由於不太擅長化學,他在嘗試製造時燒燬了演示晶體。“我做了一個焦糖布丁,”他不好意思地說。

鑑於燒焦的晶體還能工作,他說,一個更整齊的晶體可以將效率至少提高三倍。希爾瑟姆補充說,還會發現其他技巧來改進激射器。“你可以非常肯定,這絕不是故事的結尾,”他說。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2年8月15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