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 CRISPR 人體臨床試驗獲批

這項基因編輯技術的癌症治療安全性測試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 

人體 T 細胞(紅色)將很快在臨床試驗中使用 CRISPR 技術進行改造,以攻擊癌細胞(白色)。

CRISPR,這項席捲生物醫學領域的基因編輯技術,終於接近人體試驗階段。

6月2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的一個諮詢委員會批准了一項提案,使用 CRISPR-Cas9 技術來幫助增強依賴於招募患者 T 細胞(一種免疫細胞)的癌症療法。

“[癌症]細胞療法前景廣闊,但大多數接受這些療法的人的疾病都會復發,”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醫生、研究負責人 Edward Stadtmauer 說。 他說,基因編輯可以改善這些治療方法,並消除它們對癌症和人體免疫系統的一些弱點。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新聞。


這項首次試驗規模較小,旨在測試 CRISPR 用於人體是否安全,而不是它是否能治癒癌症。 它將由前 Facebook 總裁肖恩·帕克於 4 月份成立的 2.5 億美元免疫療法基金會資助。 該試驗本身尚未有預算。 賓夕法尼亞大學將製造經過編輯的細胞,並將與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中心一起招募和治療患者。

研究人員將從 18 名患有黑色素瘤、肉瘤或骨髓瘤的患者身上提取 T 細胞,並對它們進行三次 CRISPR 編輯。 其中一次編輯將插入一個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旨在檢測癌細胞並指示 T 細胞靶向它們的蛋白質,第二次編輯將去除一種可能干擾此過程的天然 T 細胞蛋白。 第三次編輯是防禦性的:它將去除一種蛋白質的基因,該蛋白質將 T 細胞識別為免疫細胞,並防止癌細胞使其失效。 然後,研究人員會將編輯後的細胞輸回患者體內。

進展中

“去年對 CRISPR 的興奮正是為了期待這一刻,”得克薩斯州休斯頓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免疫學家 Dean Anthony Lee 說,他也是 NIH 重組 DNA 研究諮詢委員會 (RAC) 的成員,該委員會審查了這項提案。 他說,CRISPR 使基因組工程變得足夠容易,以至於此類試驗可以快速推進。

RAC 審查所有在美國進行的涉及修飾 DNA 的人體試驗提案。 Stadtmauer 的團隊現在必須說服美國監管機構和他們自己機構的審查委員會批准這項試驗。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免疫學家 Carl June 是該專案的科學顧問,他說試驗可能會在年底前開始。

其他試驗可能也不遠了。 例如,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 Editas Bio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它希望最早在 2017 年將 CRISPR 用於治療一種罕見失明症的臨床試驗。 然而,RAC 成員表示,他們尚未被要求審查該試驗。

其他技術

CRISPR 因其易用性而備受關注,但 T 細胞試驗並非首次測試使用基因編輯對抗疾病的有效性。 2014 年,June 領導了一項使用另一種名為鋅指核酸酶的基因編輯系統的試驗。

他的團隊從 12 名 HIV 感染者身上採集了血液,並去除了編碼病毒靶向 T 細胞上蛋白質的基因。 他們希望這能阻止細胞感染。 結果令人鼓舞,該技術目前正用於其他幾種應用的臨床試驗。

上週,倫敦大奧蒙德街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開始對 10 名兒童進行一項安全研究,使用一種名為 TALENS 的類似技術。 該系統沒有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而是使用了來自供體的 T 細胞,這些細胞經過編輯,去除了會導致患者身體排斥它們的基因。 然後,基因編輯引導 T 細胞攻擊癌症,並保護細胞免受其他免疫療法藥物的侵害。

儘管 CRISPR 比其他技術更易於使用,並且更擅長一次編輯多個基因,但 June 表示,主要挑戰將是克服 CRISPR 容易發生“脫靶”編輯的傾向。 這些是指系統切割或突變基因組中非預期部分的例項。 儘管採取了預防措施,免疫系統仍可能攻擊編輯後的細胞。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在 RAC 會議期間,委員會最關心的事項之一是潛在的利益衝突。 除了其他財務關係外,June 還與製藥公司諾華製藥有聯絡,擁有 T 細胞技術專利,並可能從這項試驗的成功中獲益。 June 拒絕透露其利益衝突的確切性質,但表示他的大學正在採取措施來管理它,例如阻止他參與選擇患者。

幾位 RAC 審查員建議不允許賓夕法尼亞大學招募患者,而應將其留給其他機構:這種說法並未納入他們的最終批准。

然而,RAC 成員表示,他們對這項研究格外小心。 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西北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 Laurie Zoloth 說:“賓夕法尼亞大學存在非常廣泛的衝突,並且有歷史記錄。” 籠罩在討論之上的是傑西·蓋爾辛格的名字,他在 1999 年參加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早期基因療法試驗時去世,年僅 18 歲。

隨後的調查發現該研究存在許多問題,包括未報告的關於該療法不良影響的動物資料,以及研究人員在該研究結果中擁有經濟利益的事實。

該事件通常被認為使基因療法倒退了數十年。 “任何首次在人體中使用都必須格外小心,”Zoloth 說。 因此,這項試驗意義重大。

但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生物倫理學家、RAC 成員 Mildred Cho 表示,針對新療法進行的動物安全性研究只能讓研究人員走到這一步。 “通常我們必須進行信仰之躍。”

本文經許可轉載,於 2016 年 6 月 22 日首次發表

Sara Reardon is a freelance biomedical journalist based in Bozeman, Mont. She is a former staff reporter at Nature, New Scientist and Science and has a master's degree in molecular biology.

More by Sara Reardon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