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廠爆炸事故暴露安全漏洞

天津爆炸中化學品儲存量超標且儲存不當

最近天津港的爆炸事故和其他中國化工廠事故促使中國全面改革安全措施,同時伴隨著對腐敗和管理不善的指控。

8月12日,天津的一個倉庫發生爆炸,造成數十人死亡,財產遭到破壞。該倉庫除其他物品外,還儲存了800噸硝酸銨、500噸硝酸鉀、700噸氰化鈉和大量碳化鈣。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現已達165人,其中包括99名消防員、11名警察和55名平民,仍有8人失蹤。

清理工作現已基本完成,爆炸產生的幾乎所有危險化學品都已清除。九個空氣監測點和九個水監測點中的七個報告未發現有毒化學物質。在剩餘的兩個水監測點中檢測到了氰化物,但濃度低於安全基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原因仍不清楚
對事故原因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但已發現一系列監管失誤和違反法規的行為導致了該事件的發生。

該倉庫屬於瑞海國際物流,一家主要的化學品貨物倉儲和運輸公司。事實證明,瑞海公司在儲存某些化學品時沒有采取法律要求的密封措施(儘管確切細節尚未公佈)。此外,氰化鈉的儲存量遠遠超過瑞海公司獲准儲存的10噸,並且其位置比要求的最小距離更靠近居民區;有多達五個居民區位於倉庫1公里以內。

當第一批趕到現場的消防員——他們全部遇難——沒有被告知該地點的化學品清單時,這些失誤可能使情況急劇惡化。隨後試圖用水滅火導致了進一步的爆炸,摧毀了港口的大部分割槽域和數百棟附近的建築物,併吞噬了消防員、瑞海公司員工和附近的居民。

“儘管事故非常嚴重,但根據現有資訊,我認為這與典型的化學事故沒有什麼不同——不當處理化學品以及隨後的滅火措施,”化學安全專家、《化學安全與環境》雜誌主編周後雲說。但是,周認為答案不是更嚴格的監管。“事故不太可能導致更嚴格的化學安全法規,因為我們已經有了最嚴格的法規。關鍵問題是為什麼人們不遵守必要的規則和程式?”

就在爆炸發生前一週,瑞海公司通過了一項特別安全檢查,該檢查是為了在附近北京舉行的9月3日的閱兵式做準備,以慶祝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70週年。中國最高安全官員、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天津市原副市長楊棟樑已被共產黨解僱,目前是腐敗調查的嫌疑人。瑞海公司的一位主要股東也已被正式確認為天津港前公安局局長的兒子。

化學品安全升級
自天津爆炸事件以來,還發生了其他幾起化工廠爆炸和火災事故,其中包括8月22日和31日在附近山東省發生的兩次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山東省的兩起爆炸事件都發生在新建的地方化工園區,根據去年年底釋出的國家化工產業規劃戰略,天津也將成為國家化工產業中心。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8月29日表示,全國近1000家化工廠計劃改善安全措施,可能涉及4000億元人民幣(406億英鎊)的搬遷成本。“但搬遷的目的不是離開天津或其他主要的化工園區。相反,它是對產業佈局的重新調整,”北京領先的化工諮詢公司Chem1的總經理葉迎敏說。

葉告訴《化學世界》,這些計劃是全國工業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推動高耗能企業遷往中西部人口較少且成本較低的地區,同時加強東部沿海城市的石化設施,並將精細化工廠遷入主要也在東部的化工園區。

“你不能說化工園區更危險。透過集中和整合的設施,它們應該相對更安全、更清潔,”葉補充道。

消防控制
天津事故也引起了人們對化工行業消防控制問題的關注。中國主要的消防力量是一支準軍事部隊,全國約有13萬人,由危險行業僱用的專業隊伍補充。近年來,隨著消防員傷亡的多次報道,要求專業消防員取代消防隊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國北部城市烏蘭察布市消防支隊隊長楊文傑上校說:“專業化對於改進和維持這些行業消防控制所需的複雜技術是必要的。”

楊強調說,消防隊對瑞海火災的處理不當是由於天津港管理不善造成的。但他補充說,現有的消防控制系統也需要改變,以促進專業化。到目前為止,只有消防隊,而不是行業僱用的專業隊伍,才有權執行消防預防措施和共享有關潛在危險貨物的資訊。

本文經《化學世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5年9月16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