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尼安德特人的化學

古代人類使用二氧化錳生火,而不僅僅像人們認為的那樣用於身體彩繪

重建的 沙尼達爾1號 化石頭像,這是一個大約生活在7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男性。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多年來,在尼安德特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黑色錳氧化物塊,直到現在,人們認為它被用作身體彩繪的顏料來源,因為它經常與其他有色礦物一起被發現。然而,有人指出,應該有更容易獲得的黑色顏料來源,包括灰燼和木炭。

現在,由荷蘭萊頓大學的瑪麗·索雷西領導的一個小組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即這些化合物實際上被用作引火物。當他們分析從法國南部佩奇-德拉澤尼安德特遺址回收的氧化錳塊的成分時,他們發現它們主要含有二氧化錳,其顏色相似但比其他錳氧化物更易燃。他們還注意到這些塊上有劃痕,表明它們可能被刮擦或研磨成粉末。他們發現,當將研磨後的樣品撒在木頭上時,點火溫度降低了100多°C。這些發現支援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尼安德特人不僅僅是利用自然發生的野火,他們還能夠自己生火。

本文經《化學世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5年3月1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