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氣旋災難是未來挑戰的預兆

這場災難表明,世界必須認真對待幫助島嶼國家的問題

2016年2月24日星期三,在斐濟勞託卡附近,一輛汽車行駛在國王路上,颶風溫斯頓襲擊這個島國後,電線杆傾斜著。這場颶風週末襲擊了斐濟,風速達到每小時 177 英里(285 公里),成為斐濟有記錄以來最強烈的風暴。

Brett Phibbs/紐西蘭先驅報 透過美聯社

小島嶼國家和環保主義者表示,上週六襲擊斐濟的毀滅性氣旋表明,世界必須認真對待幫助氣候脆弱國家應對氣候變暖的問題。

氣旋溫斯頓是有史以來襲擊這個太平洋小國的最具破壞性的風暴。昨日死亡人數為 36 人。斐濟的代表昨天在評估損失並爭取援助。

該國駐聯合國大使彼得·湯姆森昨晚表示:“斐濟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為急需幫助的人們提供人道主義緊急援助、食物、水、衛生設施和住所。這項工作已經開始,我們正在與人道主義夥伴密切協調,以提供所需的援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與此同時,氣候界迅速將這場風暴與發達國家排放造成的全球變暖聯絡起來。

馬爾地夫常駐聯合國代表、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主席艾哈邁德·薩里爾大使在給ClimateWire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雖然我們無法將氣候變化直接聯絡起來,但科學家會告訴你,較溫暖的氣溫和較溫暖的水域會產生更強的風暴。目前,讓我們將此視為今年第一次提醒人們迫切需要執行《巴黎協定》,並以實際資源支援關於損失和損害的決定。”

菲律賓氣候變化委員會秘書長伊曼紐爾·德·古茲曼表示,週六的災難是“又一次痛苦的提醒,表明為什麼在全球範圍內採取氣候行動如此緊迫和重要”。

這兩個聯盟都指出,雖然像他們所在的島嶼國家這樣的貧困國家在人為造成全球變暖方面幾乎沒有做任何事情,但它們正面臨首當其衝的衝擊,面臨著海平面上升和更頻繁、更嚴重風暴的雙重打擊。

古茲曼說:“我們希望所有國家合作,透過將氣溫升幅控制在最低限度來保障我們人民的安全,這意味著要遵守《巴黎協定》中規定的 1.5 攝氏度上限。”

巴黎在賠償方面“不夠強硬”

像斐濟這樣的小島嶼國家在去年12月導致聯合國在巴黎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協議的談判中,積極倡導採取雄心勃勃的減排措施。在被溫斯頓襲擊的四天前,斐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批准該協議的國家。

島嶼國家發起了前往巴黎的“高遠大聯盟”,該聯盟成功地在協議中附加了有抱負的措辭,呼籲世界將長期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之上 1.5 攝氏度以內——科學家表示,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可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

他們還堅持認為,任何成功的協議不僅要解決減緩和適應問題,還要解決損失和損害問題,即賠償因全球變暖而遭受不可挽回損失的貧困國家。他們還要求建立一個機構,以幫助在本世紀隨著全球變暖而流離失所的人口。

但美國率先拒絕接受任何會為責任開啟大門的措辭。國務卿約翰·克里在峰會上告訴各方,“國會不會接受”會產生法律補救措施的措辭。他說,這樣的條款將使該協議在美國破產。

任何形式的氣候援助都不受國會共和黨多數派的歡迎。昨天,當克里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為國務院的 2016 財年預算辯護時,他受到了有關政府提議為全球氣候變化倡議支出 13 億美元的尖銳質詢(E&E Daily,2 月 24 日)。委員會成員約翰·巴拉索(共和黨,懷俄明州)將其描述為以氣候變化的名義將“納稅人的錢送到海外給國際官僚,而不是在國內解決這些問題”。

相反,該協議包括損失和損害議程的綱要,呼籲向各國引入早期預警系統、應急準備和其他防災準備援助,以及一種基於保險的損失處理方法。細節留待以後確定,但巴黎延續了兩年前在波蘭華沙舉行的聯合國峰會上建立的機制。

但一些觀察人士昨天表示,巴黎達成的協議不足以保護貧困和脆弱國家,而像溫斯頓這樣的事件就證明了這一事實。

地球之友氣候融資問題專家凱倫·奧倫斯坦說:“《巴黎協定》在損失和損害方面不夠強硬。我認為這突顯了迫切需要將真正的資金投入到損失和損害中,並認識到這實際上必須在減緩和適應的實際融資之上。”

她說,六年前富裕國家在丹麥哥本哈根承諾的 1000 億美元氣候援助總額(並在巴黎被確認為底線)對於讓像斐濟這樣的國家在氣候變化過程中恢復原狀來說,還遠遠不夠。雖然發達國家表示,其中大部分資金將來自私營部門,但這些資金中的大部分將用於發展中國家的可再生能源專案。它們不會用來賠償那些因潮汐上漲和風暴頻繁而失去生計的島民。

大西洋學院的朵琳·斯塔賓斯基表示,發展中國家在巴黎吃了虧。

她說:“在我看來,這些國家為在風險轉移和流離失所問題上獲得一些措辭付出了很高的代價,遠低於他們一直要求的水平。”

創紀錄的氣旋預示著未來的破壞

她說,雖然美國獲得了它想要的東西——明確排除任何將該問題永遠擱置的責任條款——但貧困國家只是成功地確保了損失和損害將在該公約下佔有一席之地。

她表示,該協議中關於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提出處理流離失所問題的建議的措辭“與氣候脆弱國家尋求的協調機制相去甚遠”。

她說:“巴黎的結果清楚地表明,誰有權定義這類協議的結果——不是最脆弱的發展中國家,無論他們擁有多麼崇高的道義力量,或者有多少次‘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風暴’摧毀了他們的家園、生計和生命。”

該組織發言人邁克爾·克羅克表示,小島嶼國家聯盟的代表將於本週晚些時候在紐約市開會,以尋找辦法,在溫斯頓襲擊後與斐濟團結一致。

奧倫斯坦表示,該組織應利用這次機會,提出新的融資機制,以支援對損失和損害的賠償。

她說:“這是一個機會,可以把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害(不可挽回的損害)與需要有資金來支付損害賠償之間的聯絡,以及人們失去生命和生計,並在某個時候失去他們實際的、有形的國家之間的聯絡聯絡起來。”

樂施會美國的安娜卡·彼得森說,溫斯頓證明了早期預警系統在拯救生命方面的重要性。她說,人們似乎已經聽取了政府在風暴來臨之前待在室內的警告。

她說:“展望[損失和損害]機制取得成功的前景,我們需要確保所有國家都建立早期預警系統,並制定良好的應對計劃,以防止極端天氣事件造成一些最具破壞性的影響。我們還需要確保斐濟人民需要的資源和支援能夠迅速到位。”

聯合國已開始向斐濟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多邊貸款機構表示將向斐濟提供援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個小組隨時準備在接到通知後訪問斐濟,以幫助政府評估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並確定任何潛在的融資需求和援助。”

世界銀行吹捧其在太平洋地區的氣候相關專案,並承諾進一步向斐濟提供援助。

世界銀行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島嶼國家主任弗蘭茨·德里斯-格羅斯表示:“據報道,這是有史以來襲擊斐濟的最強烈的氣旋,它再次提醒人們,太平洋島嶼國家因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而面臨的脆弱性日益增加。”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