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損害賠償的爭執恐將破壞氣候談判

對全球變暖幾乎沒有責任的小國遭受的苦難將無法估量,並且越來越強烈地要求獲得賠償

Patricia Espinosa, Executive Secreta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speaks on the opening day of the UNFCCC's SB56 climate conference on June 6, 2022, in Bonn, Germany.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帕特里夏·埃斯皮諾薩在2022年6月6日於德國波恩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56屆氣候會議開幕式上發言。

氣候連線 | 距離世界各國領導人齊聚埃及參加下一輪全球氣候談判不到六個月,官員們在解決談判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方面進展甚微——即為那些對全球變暖貢獻最少但將遭受重大損失的國家提供支援。

這種不作為讓小島嶼國家聯盟尤為沮喪。多年來,像安地卡及巴布達這樣的國家一直在提出這個問題,但收效甚微,因為海平面不斷上升衝擊著它們的海岸。現在,它們在談判中越來越具有對抗性,觀察人士警告說,這種僵局有可能破壞定於11月7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開始的聯合國第27屆氣候大會(即COP 27)。

安地卡及巴布達首席談判代表、小島嶼國家聯盟現任主席康羅德·亨特上週在德國波恩舉行的中期會談中表示:“氣候緊急情況正在迅速演變成一場災難,然而,在這些圍牆內,這個過程感覺與現實脫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對我們今天所處的世界進行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力報道。


一個特別的衝突點是是否將此問題納入COP 27的議程。許多談判代表抵達波恩時,希望確保一個專門的議程專案,以解決氣候變化造成的不可彌補的後果——在聯合國圈子裡,這被稱為“損失和損害”。

它指的是超出適應範圍的氣候損害,例如因海水變暖而導致的珊瑚礁死亡或整個低窪社群的流離失所。對全球變暖貢獻不多的欠發達國家希望富有的歷史汙染者(如美國)至少支付部分因這些損失造成的損害。

面臨風險的不僅僅是島嶼國家。聯合國科學機構最近的一份報告強調了氣溫上升將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影響和不公平現象(氣候連線,2月28日)。

但是,由於在波恩就損失和損害融資缺乏具體解決方案的談判破裂,發達國家採取行動,將其排除在11月的議程之外。

如果沒有它,談判甚至可能在開始之前就瓦解,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決心將其作為一個癥結點。

氣候智庫E3G的高階助理奧爾登·邁耶說:“如果事先沒有就設立一個議程專案和一個討論損失和損害融資的空間達成協議,將會有一場爭鬥。這很明顯。”

未完成的事業

小島嶼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敦促就氣候損害採取行動。在2013年的氣候談判中,它們幫助建立了一項名為華沙國際損失和損害機制的正式協議,該協議旨在以“全面、綜合和連貫的方式”解決該問題,但沒有提供資金。

在2015年巴黎的談判中,這個問題再次出現,當時美國推動了一項條款,該條款將禁止將損失和損害作為未來訴訟或賠償的基礎。

在去年11月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COP 26會議上,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建立損失和損害融資機制的計劃。該計劃沒有成功,取而代之的是,最終文字提供了在未來三年內就前進方向進行一系列對話——發展中國家表示,這個時間表推遲了現在需要的行動(氣候連線,2021年11月13日)。

世界資源研究所國際氣候行動主任大衛·瓦斯科說:“很明顯,這個問題在格拉斯哥結束時沒有得到解決,對話不會是完全的解決方案。”

在波恩,發展中國家明確表示,目前的系統對它們不起作用。

E3G的邁耶說:“它沒有提供有意義的融資。”

隨著新的報告和分析說明了這些影響有多麼深遠,緊迫性只增不減。

50多個氣候脆弱國家本月早些時候釋出了一份報告,發現氣候驅動的損失和災害在過去二十年中抹去了它們20%的財富。與此同時,根據樂施會的一份報告,解決極端天氣緊急情況所需的資金平均從2002年的16億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55億美元。

一個正在深入人心的現實

發達國家已經開始談論損失和損害,這是一個它們甚至在去年都不願意觸及的話題,這主要是因為擔心責任問題(氣候連線,2021年11月19日)。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長史蒂文·吉爾博上個月告訴當地媒體,他願意將損失和損害問題作為一種新的國際發展方式的一部分進行討論。紐西蘭也對推進對話表現出興趣。

但其他富裕國家,特別是美國和歐盟,繼續拒絕發展中國家提出的建立具體融資機制的要求。

這種抵制出現的同時,脆弱國家已經明確表示,任何用於應對氣候損害的資金都將是對減排或適應投資的資金的補充——這使得將所有資金整合在一起變得更加困難。

世界上的富裕國家仍然未能兌現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承諾——這一承諾本應在2020年實現,但現在預計將在2023年實現。而且,拜登政府將面臨挑戰,要使一項用於國際氣候工作的110億美元預算請求獲得嚴重分裂的國會的透過(氣候連線,3月29日)。

烏克蘭的戰爭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即各國正在減少用於氣候鬥爭的資金,而傾向於可能鎖定未來變暖的決策。

損失和損害在技術會談中發揮如此核心的作用是新的——部分原因是發展中國家團結在一個明確的立場上——但這突顯了在複雜的全球氣候變化鬥爭中另一個主要的、未解決的問題。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瓦斯科說:“我們在排放方面沒有走上正軌,而且影響正在加劇,許多國家正在意識到這一現實。”

他補充說,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和歐盟國家,正在被迫承認損失和損害是“不能再被擱置的問題”。

經POLITICO,LLC許可,轉載自E&E News。版權所有2022年。E&E News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Sara Schonhardt covers climate and energy developments globally, with a focus o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finance and how countries are approaching the transition to cleaner economies. Prior to joining E&E News, Sara worked as a reporter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cross much of Southeast Asia, with stint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Voice of America. She was a staff reporte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n Indonesia until 2017. Sara has a degree in journalism from Ohio University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More by Sara Schonhardt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