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欄內的獅子讓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產生分歧

一些專家認為圍欄可以提供保護,而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圍欄是一種威脅

對於獸中之王來說,情況不容樂觀。由於棲息地喪失、獵物數量下降以及人類的殺戮,非洲獅的數量已從半個世紀前的10萬多頭下降到大約3.5萬頭。一項研究估計,奈及利亞只有不到50頭獅子(Panthera leo),並報告說在剛果共和國、迦納或象牙海岸沒有發現這種動物的蹤跡。

現在,一項旨在在為時已晚之前支援獅子種群的提案引發了一場規模巨大的爭議。一位著名的獅子研究人員呼籲透過在野生獅子保護區周圍架設圍欄來限制人類與獅子之間的衝突。這一想法使科學家們產生了分歧,反對這一想法的人認為圍欄可能弊大於利。隨後的辯論也暴露了在如何保護獅子和其他物種方面的根本意見分歧,並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即在科學家們就圍欄問題爭論不休的同時,獅子保護面臨的一個關鍵挑戰——資金短缺——正在被忽視。

明尼蘇達大學聖保羅分校的克雷格·帕克(Craig Packer)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研究獅子,他開始研究引發這場爭論時,本意只是確定保護獅子的成本。但他的資料中出現了一些更具挑釁性的東西。在今年早些時候發表在《生態學通訊》雜誌上的一項工作中,他和57位合作者計算了42個非洲保護區的獅子密度,帕克說,他們發現對密度起作用的唯一變數是“資金和圍欄——僅此而已”。他補充說,“圍欄具有非常深刻、強大的影響”,因為它阻止了獅子捕食牲畜和人,這意味著被報復殺害的獅子減少了。帕克希望看到在包括坦尚尼亞47,000平方公里的塞盧斯禁獵區在內的一些最大的保護區周圍也設定圍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這篇論文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會議上,導致四個月後發表了一份由55位研究人員簽署的回應。他們認為,帕克的分析以獅子種群密度作為唯一衡量標準是錯誤的。他們說,按照這種衡量標準,一個小型保護區內數十隻獅子的密集種群是成功的,而一個包含600只獅子的大型保護區則是失敗的。當作者將研究限制在密度不超過土地支援能力的獅子種群,並控制保護區的管理預算時,他們發現圍欄與密度之間沒有關係。

來源:J. Riggio 等人。生物多樣性保護。22, 17–35 (2013)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蒙大拿州立大學波茲曼分校的斯科特·克里爾(Scott Creel)說,雖然圍欄在資金充足的小型保護區是有益的,但非洲大多數野生獅子生活在資金有限的大型保護區。“如果你建造一個圍欄並花費大量資金,你可以在裡面維持大量的獅子,”克里爾說。“問題是,我們對圍欄在預算較小的巨大生態系統中如何運作知之甚少。”

帕克一方用他們自己的重新分析進行了回應。研究人員沒有將過飽和的獅子種群從等式中剔除,而是為它們分配了100%的密度。帕克說,他們再次發現圍欄的存在是獅子密度的最強預測因素。克里爾反駁說,重新分析表明圍欄對種群規模沒有影響,因此,圍欄是否會對大型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保護作用仍然不清楚。

其他研究人員對於哪種論點更具說服力存在分歧。英國班戈大學的馬特·海沃德(Matt Hayward)是關於保護圍欄的一本書的合著者,他說雙方都有道理,而且無論如何,分歧不僅僅在於統計資料,還在於“一場非常激烈的哲學辯論”。他補充說,“有些人說,‘看,我們不希望景觀中有任何圍欄。我們希望野生動物在它想去的地方自由移動。’”

許多人說,這是理所應當的:構思不周的圍欄可能會阻礙動物在困難時期尋找食物,並導致需要大片土地的獵豹和野狗等廣泛分佈的物種的喪失。“拯救獅子高於一切嗎?”克里爾的合著者,倫敦動物學研究所的納塔莉·佩託雷利(Nathalie Pettorelli)問道。“你不能只關注一個物種來管理景觀。”

用從圍欄上剝下的金屬絲製成的叢林肉陷阱是另一種風險。這些陷阱經常會捕獲並可能殺死獅子、大象和其他物種,並且在尚比亞等地區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帕克說,一個適當建造的圍欄雖然成本高昂,但不會支援誘捕。他認為,在非洲不斷增長的人口面前,反對派維護開放景觀的目標是極其不切實際的。

他已經嘗試爭取非洲官員對圍欄的支援,他還希望有興趣參與保護專案的捐助者,如世界銀行,可以為一個大型保護區周圍的圍欄提供資金。與此同時,許多反對這個想法的人更希望看到資金投入到諸如執法等經過驗證的方法中。

但這兩個陣營也有許多共同點。克里爾的合著者說圍欄可能是有效的,而帕克的盟友也同意圍欄不適用於許多地區。

在科學家們為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時,“獅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保護組織豹子(Panthera)的獅子專家,簽署了克里爾論文的菲利普·亨舍爾(Philipp Henschel)說(見“令人擔憂的理由”)。社群應該“專注於雙方都同意的一件事:有效的獅子保護將需要比目前提供的資金多得多的資金”。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3年11月19日首次發表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