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食物的念頭似乎佔據了我們,沉重地壓在我們的心頭。我們如飢似渴地瀏覽頭條新聞,尋找對抗超重的方法。我們狼吞虎嚥地閱讀飲食建議,卻收效甚微。儘管我們有良好的意願,肥胖率卻持續攀升。為什麼停止暴飲暴食如此困難?精神科醫生奧利弗·格林姆在他的文章《對食物上癮?》中寫道:“當我們的胃開始咕咕叫時,它常常會淹沒來自我們大腦的任何好的建議。”正如格林姆解釋的那樣,任何人有時都可能難以自制。對於暴食者來說,問題會加劇;大腦的獎勵系統可能會失靈。用神經生物學的話來說,暴飲暴食與毒癮並無不同。詳情請翻至第36頁。
在食物行為的另一端,一個人如果實際上對自己的攝入量控制過多,可能會遭受自我強加的飢餓。克里斯蒂安·埃格斯和維蕾娜·利伯斯在《透過黑暗的玻璃》一文中解釋說,患有厭食症等疾病的人吃得太少,是因為他們扭曲的身體形象在心理上看起來比現實更大,這篇文章從第30頁開始。為了恢復正常體重,厭食症患者必須學會調整他們有缺陷的認知。
我們通常認為“植物人”患者,即無反應的患者,在精神上是無能為力的。我們的看法是否又一次誤導了我們?在《解放被禁錮的頭腦》一文中,從第40頁開始, staff editor Karen Schrock 講述了腦成像研究如何揭示,其中一些患者實際上是有意識的,但無法控制他們無用的身體做出反應。這一令人興奮的發現帶來了希望,我們可能很快就能接觸到至少一部分患有意識障礙的25萬美國人。《大眾科學·心靈》在本期及其他期中記錄了科學界為打破這種精神枷鎖所做的努力——無論是行為上的還是生物學上的。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