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30年來最大規模的黃熱病爆發在安哥拉持續蔓延,科學家們正在警告說,世界還沒有為一場公共衛生災難做好準備:這種致命感染在城市重新爆發流行,這可能會使疫苗儲備不堪重負。
黃熱病病毒過去曾在城市造成毀滅性爆發,但在 20 世紀 70 年代,其在城市地區的蚊子傳播媒介——埃及伊蚊——已從全球大片地區清除;疫苗接種計劃也有助於將該病毒限制在叢林中。但現在,由於控制工作縮減,埃及伊蚊重新出現在人口稠密的熱帶和亞熱帶城市,那裡許多人沒有接種疫苗——安哥拉的情況重新引發了人們的擔憂,該病毒可能正準備從叢林中爆發出來。
最糟糕的是,如果黃熱病在亞洲站穩腳跟——奇怪的是,儘管生態條件似乎很理想,但它從未在那裡建立起來。“我們不知道這是否會發生,但如果發生,那將是一場公共衛生災難,”新加坡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蚊媒疾病研究員杜安·古布勒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大故事的未來。
黃熱病在南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區流行,每年至少導致 60,000 人死亡。許多感染者會迅速康復(每年有 84,000 至 170,000 例感染,其中 90% 以上發生在非洲),但有些人會出現黃疸、從孔口出血並遭受致命的器官損傷。
2006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 牽頭的一項倡議增加了大規模疫苗接種,並在非洲許多高危國家推出了兒童常規免疫接種,但疫苗接種率仍然過低。安哥拉的疫情表明黃熱病持續存在的風險:疫情於去年 12 月在首都羅安達爆發,現已蔓延至該國 18 個省中的 6 個省。官方資料顯示,約有 490 人被感染,198 人死亡,但真實數字可能要高得多。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該病毒可能會蔓延到更大的非洲城市中心,就像上次最大的疫情那樣,該疫情於 1986 年在奈及利亞爆發,最終感染了 116,000 人,導致 24,000 人死亡(見“黃熱病下一步可能會在哪裡爆發?”)。
位於愛荷華州艾姆斯的 NewLink Genetics 公司首席科學官、黃熱病和疫苗專家托馬斯·莫納斯指出,非洲的城市人口現在比 20 世紀 80 年代大得多。在安哥拉感染該病毒的人已經將其帶到肯亞、茅利塔尼亞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儘管這尚未引發新的爆發。
從叢林到城市
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控制部門協調員威廉·佩雷亞說,只要病毒主要侷限在非洲的小規模爆發中,世界疫苗產量(每年略超過 4000 萬劑)就足以補充緊急儲備並控制疫情。
但令人擔憂的是,黃熱病可能會沿著其他不太嚴重的蚊媒疾病的道路發展,例如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寨卡病毒,這些疾病已經出現了與埃及伊蚊死灰復燃相關的主要城市流行病。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評估這種風險,部分原因是關於該病毒的研究很少。例如,在南美洲,儘管存在地方性叢林黃熱病和埃及伊蚊肆虐的城市,但幾乎沒有聽說過城市爆發。這可能是因為猴子和叢林蚊子(該病毒的宿主)的數量比非洲少,而且生活在叢林或附近的居民的疫苗接種率相對較高。
巴西阿納寧迪瓦埃萬德羅查加斯研究所所長、傳染病研究員佩德羅·費爾南多·達科斯塔·瓦斯孔塞洛斯說,黃熱病似乎不如登革熱等其他病毒那樣容易透過埃及伊蚊傳播。
儘管如此,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南美洲現在“面臨的城市流行病風險比過去 50 年中的任何時候都高”。疫苗接種僅在病毒流行的地區正式建議接種,因為疫苗可能會在每 10 萬人中約 1 人身上產生嚴重(有時是致命的)副作用。這意味著,例如,很少有人在巴西人口稠密的東海岸接種疫苗,因為該地區是該國唯一不流行該病毒的地區。
在亞洲,黃熱病的缺失是一個謎:該大陸溫暖地區擁有猴子、蚊子和氣候,這些似乎是病毒茁壯成長的理想條件。此外,來自其他地方的受感染旅行者已多次將該病毒引入該地區,亞洲人口對黃熱病沒有任何特定的抵抗力。
古布勒說,一種假設是,登革熱和其他相關的黃病毒株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非常普遍,它們可以提供針對黃熱病的交叉保護,因此病毒載量會降低到低於維持蚊媒疾病迴圈所需的水平。但是,隨著最近大城市和蚊蟲肆虐的貧民窟的無節制增長,古布勒警告說,亞洲過去沒有黃熱病的歷史可能無法指導其未來。
安哥拉的疫情也加劇了人們的擔憂,因為現在有數十萬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人在安哥拉和非洲其他高危地區工作,而且許多人沒有接種疫苗,莫納斯說。一些未接種疫苗的人從安哥拉返回中國南方後患上了黃熱病。
疫苗儲備
許多專家希望當局增加國際疫苗儲備,並加快流行地區的疫苗接種運動。但佩雷亞斯說,這需要增加資金投入,以保證疫苗生產商的市場。目前,全球只有四家供應商,而且供應不足。(在危機中,世衛組織可以將疫苗稀釋十倍以增加其儲備,而不會否定疫苗的有效性。但佩雷亞斯補充說,這個過程將需要一種特定的一次性使用、小容量的注射器,而這種注射器在市場上買不到。)
古布勒認為,應考慮在非洲和南美洲靠近流行地區的埃及伊蚊肆虐的城市進行疫苗接種。他說,在亞洲,風險尚不確定,目前不建議接種疫苗,但需要培訓那裡的衛生保健工作者識別病例,以便及早遏制任何疫情。他還補充說,在全球範圍內重新努力控制埃及伊蚊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地區是非洲,那裡的某些國家(如奈及利亞)的黃熱病疫苗接種覆蓋率不到 50%。佩雷亞警告說,疫苗的可用性導致人們對黃熱病構成的威脅產生了毫無根據的自滿情緒。“這是一種被忽視和遺忘的疾病。”
本文經許可轉載,首次發表於 2016 年 4 月 13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