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的風險恐懼與壓力荷爾蒙有關

自從2007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以來,商業領域更加關注個人生理反應如何影響世界交易市場

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對話,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金融不確定性和危機時期,高度的壓力反應會導致交易員變得更加厭惡風險,從而加劇悲觀情緒並進一步導致金融市場下跌。這是因為銀行家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水平升高。

我們都會承擔風險,但在金融領域,風險更高——決策和行動會影響市場穩定、經濟增長以及國家的興衰。而這項新的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幫助我們理解交易員承擔風險的生理機制。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更高水平的皮質醇會分泌到血液中。身體會透過一系列與壓力相關的變化做出反應,包括心率加快和興奮、記憶力增強和疼痛敏感度降低。但它也可能損害認知功能、升高血壓並影響我們對待風險的方式。

情緒金融學
研究人員觀察了安慰劑或與交易員經歷的壓力水平相似的高水平皮質醇,如何在八天的時間裡(之前的一項研究在2008年表明,八天期間的市場波動可能會使交易員的平均每日皮質醇水平增加68%)影響36名志願者的風險偏好或厭惡程度。然後,他們被給予計算機化任務,包括選擇玩彩票,彩票提供確定的貨幣回報——高機率贏得30英鎊或較低機率贏得90英鎊——或者更高機率贏得90英鎊但也可能獲得0英鎊的彩票。研究人員發現,更高和更長時間地暴露於這種激素會導致更多參與者選擇風險較低的第一種選擇。

這很重要,因為它表明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例如金融危機——交易員會傾向於採取風險較低的頭寸。當許多交易員同時這樣做時,這意味著他們將拋售他們在好時光渴望的高風險或中等風險資產(例如股票或複雜衍生品),並尋求風險較低的“香草”資產(例如政府債券)。這種羊群效應將進一步壓低風險較高資產的價格,加速泡沫破裂。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體內的一種激素。

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會導致一些銀行和政策制定者得出結論,如果他們可以控制交易員的荷爾蒙,那麼他們就可以應對繁榮和蕭條週期。這將是對研究結論的過度解讀。皮質醇並非全部;還有許多關於交易員風險偏好的研究表明,它們受到情緒認知視角人格和交易員睡眠量等因素的影響。

三十多年來,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也提醒我們,我們的風險偏好往往因問題的框架方式而大相徑庭。例如,如果將一種情況描述為“賭博”或“保險”,則會導致在該情況下工作的人的行為大相徑庭。同樣,如果強調損失(而不是收益),那麼人們的行為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最近一項特別有趣的研究考察了道德政策的框架方式對風險承擔的影響。它發現,如果你強調道德的積極益處,那麼人們更有可能承擔更大的風險並從事更多不道德的行為。相反,如果你專注於遵守道德規則的必要性,那麼你可能會獲得更少的風險承擔和更少的不道德行為

身體、思想和靈魂
近年來,試圖探究市場的生理和神經學基礎變得非常流行。許多研究人員追蹤了交易員在不同環境下的生理指標和大腦活動。這些想法現在正付諸實踐。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資產管理公司已經開始使用“自我量化運動”中的一些工具,開始跟蹤其交易員的詳細行為和身體跡象。他們希望透過記錄早餐吃了什麼,公司可以找出身體狀態和交易結果之間潛在的關聯。

弄清楚這一點不僅可以提高金融行業的穩定性。它可能對許多經常是業績狂,尋求任何可能優勢的交易員具有吸引力。有些人已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生命跟蹤技術來做諸如幫助改善睡眠之類的事情。

但也很明顯,這種舉動可能會導致金融機構中監控和控制的加深。除了僅僅審查結果和交易行為外,生理和神經運動也將成為監控和控制的物件。這很容易給工作場所中的老大哥觀念賦予新的維度。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些新的員工生物監控技術從交易場所擴充套件到其他看似高風險的職業,例如核電站操作員、飛行員、外科醫生、石油鑽井平臺操作員等等。

這可能看起來像是一種合理的風險管理技術,但許多員工會將其解釋為表明對他們能力的不信任和自主性降低。我們從許多研究中瞭解到,監控的增加和隱私的減少會導致不良的組織結果,例如更少的實驗、更多的分心、更少的持續改進,以及最終更低的生產力

正如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指出的那樣,經濟學、金融學和神經科學中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模型都假設風險態度是一種穩定的特質,尤其是在人們在風險業務中工作和接受培訓的行業中。但畢竟我們是生理生物,自2007年金融危機以來,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風險更加動態。越來越多的人理所當然地開始關注我們個人的生理反應究竟如何影響我們所做的事情和世界交易市場。

安德烈·斯派塞不為任何可能從本文中受益的公司或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擁有股份或接受資助,並且沒有相關的隸屬關係。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