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 對聘用外國科學家施加新限制

檔案暗示限制與背景調查障礙有關

華盛頓 — 據採訪和新獲得的檔案顯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在實施一項新的聘用協議,這可能會使外國科學家在該機構找到工作和研究機會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與 STAT 分享並已向一些機構員工展示的簡報材料,FDA 最近開始指示招聘經理不要向任何在過去五年中在美國居住不滿三年的人發出任何聘用通知——包括研究員職位和合同工職位。

在檔案中,FDA 將新的聘用協議歸因於與背景調查相關的變更,每位政府僱員都必須接受背景調查才能獲得身份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目前尚不清楚其他機構是否正在實施類似的措施。 如果這項政策在整個政府部門更廣泛地應用,可能會顛覆聯邦機構的研究界。 農業部、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環境保護署等機構也接待訪問學者和科學家。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每年接待來自 100 多個國家的數千名非美國公民科學家。該機構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NIH 將繼續使用其一直使用的協議,而不會實施更嚴格的居住要求。

在 FDA,這項預計於 10 月 1 日生效的變更讓該機構的一些員工感到“沮喪”和“震驚”,兩位員工在分別接受 STAT 採訪時表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科學家說:“這影響了科學工作者的很大一部分。” 她補充說,她沒有被授權就此事發言。“我們都聽了報告,然後都‘什麼?’”

這位科學家稱這項改變對該機構的人才庫和招聘工作是“毀滅性的”,並暗示如果這項政策在過去就已經實施,許多關鍵員工將不會被聘用。

FDA 的一位女發言人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該機構的行為符合國土安全部(DHS)的指導,國土安全部對身份證擁有管轄權。“該機構致力於準確反映 DHS 的政策,並將繼續評估其實施計劃,並在適當的時候做出調整,”這位女發言人說。

新的聘用協議的中心是身份證的申請,即個人身份驗證(PIV)卡,幾乎每位政府僱員都需要這張卡。 要獲得該卡,所有員工都必須接受相對標準的背景調查。

FDA 檔案顯示,由於政府現在在背景調查中索取更多資訊,除非個人在美國居住滿過去五年中的三年,否則無法完成調查。

該檔案寫道:“強烈建議招聘經理在發出聘用通知之前詢問潛在的僱員在美國居住了多長時間。”

過去,包括 FDA 在內,情況並非如此。 2008 年的官方政府範圍內的身份證政策確實將非美國公民分為兩類:在美國居住至少三年的人和在美國居住不滿三年的人。 但該政策並未提及“五年內三年”的標準。

2008 年的政策規定,希望僱用在美國居住不滿三年的非美國公民的機構可以將背景調查推遲到他們滿足居住年限要求時再進行,在此期間可以使用不同的身份證來開展日常工作。

目前尚不清楚 FDA 為何在今年做出這一改變。 該檔案引用了 1 月 13 日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的內部政策檔案,該檔案更新了該機構的身份證程式。 FDA 還提到了 HHS 1 月 13 日的更新。 但一位 HHS 發言人表示,這份內部檔案不包含關於居住要求的新政策。

HHS 發言人表示,任何新的背景調查和身份證政策都是政府範圍內的,由人事管理局(OPM)頒佈。

但目前尚不清楚 FDA 檔案中提到的更嚴格的居住要求是 OPM 的新政策,OPM 正在更新聯邦背景調查指南,還是僅僅是 FDA 對這些指南的新解釋,因為各個機構有權在其部門政策中比 OPM 的規定走得更遠。

HHS 發言人還強調,任何與身份證和背景調查相關的變更都不是關於聘用決定的強制性規定。 他說,這些在整個政府部門實施的政策“不會規定聯邦機構的聘用許可權”。

例如,其他政府機構可能會嘗試為可能在沒有 PIV 卡的情況下臨時工作的僱員找到變通辦法。

例如,在包括 NIH 在內的其他機構,非美國公民新員工可以透過單獨的背景調查程式來獲得“受限本地訪問”卡,而不是 PIV 身份證。 這使得他們即使無法訪問政府資料系統也能被僱用。 NIH 女發言人表示,同樣的流程將繼續進行。

在 FDA,10 月 1 日之後,將不再提供此選項。

訪問科學家是根據聯邦機構之間甚至機構內部不同的授權聘用的,目前尚不清楚其中有多少人依賴 PIV 卡,或者有多少人能夠使用備用身份證開展大部分工作。

FDA 檔案稱,這項變更不會影響目前受僱於該機構的非美國公民工作人員。

該檔案還表明,上個月已與該機構主要安全、人力資源和運營團隊、其道德辦公室、首席科學家和總法律顧問以及該機構的高階科學委員會的執行官員分享了這項政策變更。

目前很難確定在美國政府部門工作的外籍人士的具體人數,但許多非美國公民的機會都在科學領域。

僅 NIH 就接待了 2000 多名非美國公民科學家,並設立了一個專門的辦公室來協助他們處理移民和過渡問題。 根據機構目錄的審查,FDA 也僱用了 100 多名訪問科學家和助理。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僱用了少數。 HHS 以外的機構也是如此。 EPA 有一個訪問科學家計劃,USDA 和其他研究機構也是如此。 HHS 甚至在其網站上提供了一個名為“指導國際博士後”的培訓影片

科學界尤其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超過 182 個專業協會 譴責 了特朗普總統今年早些時候的旅行禁令,因為它會對工業界和學術界產生影響。

這些團體寫道:“科學進步依賴於開放性、透明度以及思想和人員的自由流動,這些原則幫助美國吸引了國際科學人才並從中獲益匪淺。 為了繼續保持在推進科學知識和創新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科學技術企業必須繼續利用其運作的國際化和多元文化環境。”

STAT許可轉載。 本文最初發表於 2017 年 8 月 14 日

STAT delivers fast, deep, and tough-minded journalism. We take you inside science labs and hospitals, biotech boardrooms, and political backrooms. We dissect crucial discoveries. We examine controversies and puncture hype. We hol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able. We introduce you to the power brokers and personalities who are driving a revolution in human health. These are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to us all.

More by STA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