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工業界使用的近 80,000 種化學物質中,一些物質的痕跡最終出現在空氣、消費品和飲用水中。然而,美國環境保護署僅評估了其中幾百種物質的安全性。去年,環保署承諾加快並簡化其評估流程。但一些科學家認為,該機構需要做更多工作,包括更新其評估方法背後的科學依據,並納入來自其他機構的資料。
賓夕法尼亞大學規制專案執行主任亞當·芬克爾表示,環保署的化學品風險評估緩慢的原因之一是其科學家“傾向於……不斷嘗試改進[評估],而沒有考慮多少是過多的”。但“拖延總是要付出社會代價的。”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喬治·格雷說,該機構可以透過納入來自其他組織的資料來加快流程,他曾是環保署的工作人員,最近在《自然》雜誌上與人合寫了一篇關於這個話題的社論。
納入來自其他組織的人員也可能有所幫助。2011 年,包括內分泌學會 (Endocrine Society) 在內的八個專業科學學會要求環保署將其科學家納入監管小組,以幫助提高準確性。這些學會認為,除其他外,環保署一直在使用過時的科學來研究低劑量類激素化學物質(如雙酚 A)的影響。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格雷和他的合著者最終表示,環保署接受不確定性是有道理的。該機構不應設計一個區分安全和不安全暴露的單一閾值,而應考慮提供一系列值。“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描述風險——根據我們現有的資訊——並將其交給那些必須做出可能影響他們國家人民健康決策的人,”他說。